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重组人转氨酶标准物质及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前言第11-14页
英文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重组人转氨酶标准物质的研制第15-88页
 1 概述第15-17页
   ·转氨酶概述第15页
   ·临床上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第15-16页
   ·转氨酶标准品研制的现状第16页
   ·转氨酶标准物质研制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2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7-42页
   ·试验材料第17-22页
     ·试验仪器第17-18页
     ·试验耗材第18页
     ·生物材料第18页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第18-20页
     ·溶液的配制第20-22页
   ·试验方法第22-42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22-23页
     ·基因工程表达菌株的构建第23-27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7-30页
     ·目的蛋白的提取与纯化第30-34页
     ·目的蛋白活性的测定第34页
     ·标准物质基质血清的处理第34-35页
     ·标准物质的制备第35-36页
     ·标准品稀释液的选择第36页
     ·标准物质的瓶内均匀性评价第36-37页
     ·标准物质的瓶间均匀性评价第37页
     ·标准物质的冻融稳定性评价第37-38页
     ·标准物质在4℃储存条件下稳定性评价第38页
     ·标准物质在常温放置条件下稳定性评价第38-39页
     ·标准物质的长期稳定性评价第39页
     ·标准物质的定值第39-40页
     ·标准物质不确定性的评估第40-42页
 3 试验结果第42-80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42-52页
     ·谷丙转氨酶基因的获得第42-47页
     ·谷草转氨酶基因片段的获得第47-52页
   ·质粒构建结果第52-55页
     ·构建质粒图谱第52-53页
     ·酶切验证的结果第53页
     ·测序验证的结果第53-55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55-59页
     ·蛋白质电泳结果第55-56页
     ·Westernblot验证试验结果第56-57页
     ·诱导条件对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57-59页
   ·蛋白可溶性鉴定第59-61页
     ·蛋白质电泳结果第59-60页
     ·Westernblot试验结果第60-61页
   ·分子筛层析结果第61-62页
   ·蛋白的最终鉴定第62-64页
     ·蛋白质电泳结果第62-63页
     ·Westernblot试验结果第63-64页
   ·转氨酶溶液活性的测定第64页
   ·基质血清血源筛查结果第64-65页
   ·标准品稀释液的选择第65页
   ·转氨酶标准品的瓶内均匀性评价评价结果第65-66页
   ·标准品的瓶间均匀性评价结果第66-68页
   ·标准品的冻融稳定性评价结果第68-70页
   ·转氨酶标准品的4℃储存稳定性评价结果第70-72页
   ·转氨酶标准品的室温放置稳定性评价结果第72-74页
   ·转氨酶标准品的长期稳定性评价结果第74-76页
   ·转氨酶的定值结果第76-77页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第77-79页
     ·测量不确定度(Uchar)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第77-78页
     ·瓶间不确定度(Ubb)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第78-79页
     ·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度(Uchar)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第79页
     ·转氨酶标准品总不确定度的计算第79页
   ·本节总结第79-80页
 4 本章讨论第80-88页
   ·目的基因的优化第80-81页
   ·表达载体的选择第81页
   ·蛋白诱导条件的探索第81-82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82-83页
   ·标准品基质的处理第83页
   ·标准物质均匀性评价第83-84页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评价第84-85页
   ·标准物质定值与不确定性评估第85-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二章 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抗体参考品研制第88-108页
 1. 概述第88-93页
   ·巨细胞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88-89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第89页
   ·人巨细胞病毒对人类的损害第89-90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第90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第90-93页
   ·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参考品研制的意义第9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93-99页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93-94页
     ·试验仪器第93页
     ·试验试剂第93页
     ·生物材料第93-94页
   ·试验方法第94-99页
     ·收集血浆的处理第94页
     ·血清的筛选第94页
     ·血清的血源筛查试验第94-95页
     ·筛选血清的复核第95-96页
     ·筛选血清的确认第96页
     ·人巨细胞病毒IgG参考品盘的制备第96-97页
     ·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参考品盘验证第97页
     ·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参考品盘稳定性考察第97-99页
 3 试验结果第99-105页
   ·血清的筛选试验结果第99页
   ·血源筛查实验结果第99-100页
   ·血清复核试验结果第100-101页
   ·筛选血清的确认试验第101-103页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第101-102页
     ·Westernblot试验结果第102-103页
   ·灵敏度参考品的确定试验结果第103页
   ·参考品盘的验证结果第103-104页
   ·参考品盘的稳定性考察结果第104-105页
 4 本章讨论第105-108页
   ·参考品盘原料的选择第105-106页
   ·筛选血清的复核与确认第106页
   ·灵敏度参考品的确定第106页
   ·参考品盘的稳定性考察第106-108页
文章结论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文献综述第11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1-125页
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国家专利情况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司唑仑BCS分类及关键质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猪瘟兔化弱毒ST传代细胞源疫苗效检替代方法和猪瘟病毒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