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地产经营论文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0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37页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第16-19页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第19-24页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第24-37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7-40页
     ·研究思路第37-38页
     ·研究方法第38-40页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第40-69页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第40-43页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第43-49页
     ·资源配置原则第43-47页
     ·资源配置方式第47-49页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第49-62页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第49-55页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第55-60页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第60-62页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第62-67页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第62-64页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第64-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第69-107页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第69-82页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第69-74页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第74-82页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第82-94页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第82-86页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第86-94页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第94-104页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第94-98页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第98-104页
   ·小结第104-107页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第107-123页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第107页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第107-113页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07-109页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09-113页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第113-117页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13-115页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15-117页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第117-121页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17-118页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第118-121页
   ·小结第121-123页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第123-160页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第123-124页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第124-141页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第125-133页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第133-141页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第141-159页
     ·样本点的选取第141-142页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第142-146页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第146-157页
     ·进一步思考第157-159页
   ·小结第159-160页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第160-175页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第160-161页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第161-173页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第162-169页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第169-171页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第171-173页
   ·小结第173-175页
第七章 结语第175-187页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第175-177页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第175-176页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第176-177页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第177-183页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第177-182页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182-183页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第183-187页
     ·本研究中的不足第183-184页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184-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94页
附件一:调查问卷第194-196页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第196-198页
附件三:调查纪实第198-227页
致谢第227-229页
作者简历第229-230页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第230-231页

论文共2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