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0kV配电微网的接入与逆变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微网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16页 |
| ·常用的分布式电源类型 | 第16-17页 |
| ·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意义 | 第17-20页 |
| ·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 第2章 DG单元的建模设计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 第23-39页 |
| ·DG单元数学建模及稳态模型研究 | 第23-29页 |
| ·微型涡轮发电机的数学建模 | 第23-25页 |
|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建模 | 第25页 |
|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数学建模 | 第25-26页 |
| ·风力发电机的数学建模 | 第26-27页 |
| ·微电源的数学模型设计 | 第27-29页 |
| ·DG单元的控制策略研究设计 | 第29-36页 |
| ·P-Q控制 | 第30-32页 |
| ·P-V控制 | 第32页 |
| ·V-f控制 | 第32-33页 |
| ·非线性状态反馈法的设计 | 第33-36页 |
| ·系统控制中心调度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DG单元并网连接器及控制器的研究设计 | 第39-53页 |
| ·两种并网连接器的设计研究 | 第39-42页 |
| ·电力电子变换器 | 第39-41页 |
| ·同步发电机连接器 | 第41-42页 |
| ·下垂控制研究 | 第42-45页 |
| ·DG单元控制器的设计 | 第45-52页 |
| ·内部电压和电流控制回路 | 第45-48页 |
| ·外部有功和无功控制回路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多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研究及能量管理 | 第53-73页 |
| ·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并联运行 | 第54-56页 |
| ·DG单元并联运行的环流控制及解决方法 | 第56-63页 |
| ·环流的产生及危害 | 第56-58页 |
| ·经典均流控制方法 | 第58-59页 |
| ·V-f下垂控制方法 | 第59-61页 |
| ·联络线均流控制方法 | 第61-62页 |
| ·串联电感控制法 | 第62-63页 |
| ·反馈环流控制法 | 第63页 |
| ·DG单元并联逆变控制 | 第63-68页 |
| ·主从模块控制 | 第64-65页 |
| ·调节功率控制 | 第65-66页 |
| ·自动调整控制 | 第66-67页 |
| ·电流平均值控制 | 第67-68页 |
| ·同步开关控制 | 第68页 |
| ·多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 | 第68-71页 |
|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 第68-69页 |
| ·数字锁相控制技术 | 第69-70页 |
| ·带有源滤波功能的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 第70-71页 |
| ·含分布式发电的电网能量管理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仿真与分析 | 第73-83页 |
| ·仿真软件简介 | 第73页 |
| ·非线性状态反馈法的仿真验证 | 第73-77页 |
| ·DG单元并联仿真分析 | 第77-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