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7页 |
·选题来源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页 |
·不足之处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流通环节 | 第11-12页 |
·食品 | 第12页 |
·食品安全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和职责分工 | 第17-21页 |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政府监管理论 | 第1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页 |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 | 第18-21页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 第18-19页 |
·县级工商部门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基层部门和主要力量 | 第19-21页 |
3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情况分析 | 第21-29页 |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 | 第21-24页 |
·监管主体 | 第21-22页 |
·监管技术 | 第22页 |
·监管职责 | 第22-24页 |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历程 | 第24-25页 |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主要做法 | 第25-27页 |
·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27-29页 |
4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 第29-30页 |
·监管模式和监测技术手段亟需提升 | 第30-31页 |
·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 | 第31-32页 |
·网络食品销售存在监管空白 | 第32页 |
·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从监管环境层面分析 | 第32-35页 |
·从监管主体层面分析 | 第35-36页 |
·从监测技术层面分析 | 第36-37页 |
·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分析 | 第37-39页 |
5 完善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 第39-45页 |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 | 第39页 |
·实施社会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 | 第39-41页 |
·创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手段弥补监管空白 | 第41-42页 |
·统筹兼顾、把握重点开展日常巡查监管 | 第42-43页 |
·对于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检查 | 第43-44页 |
·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的查处力度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