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0页 |
·肌苷概述 | 第12-15页 |
·肌苷的理化性质 | 第12-14页 |
·肌苷的用途 | 第14-15页 |
·肌苷的生产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肌苷的生产方法 | 第15页 |
·国内外肌苷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肌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 | 第17-20页 |
·肌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7-19页 |
·肌苷的代谢调节机制 | 第19-20页 |
·肌苷生产菌的育种 | 第20-26页 |
·肌苷菌种的选育思路 | 第20-22页 |
·国内外肌苷菌种选育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肌苷生产菌诱变技术 | 第24-26页 |
·肌苷发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研究立体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7-30页 |
·自然选育高磺胺胍抗性突变株 | 第27页 |
·诱变选育肌苷高产菌株 | 第27-28页 |
·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提高肌苷产量 | 第28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菌种 | 第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主要溶液 | 第31-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肌苷发酵液中糖含量、肌苷含量以及菌体密度指标测定 | 第32-34页 |
·糖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肌苷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菌体生长密度测定 | 第34页 |
·营养缺陷型鉴定 | 第34页 |
·磺胺胍抗性检测 | 第34页 |
·自然选育法筛选高磺胺胍抗性菌株 | 第34-35页 |
·诱变选育肌苷高产菌株 | 第35-36页 |
·出发菌株菌悬液的制备 | 第35页 |
·紫外诱变法筛选肌苷高产菌株 | 第35-36页 |
·DES法诱变筛选肌苷高产菌株 | 第36页 |
·紫外-DES复合诱变筛选肌苷高产菌株 | 第36页 |
·筛选新的营养缺陷型菌株 | 第36页 |
·高产菌株 50 L 发酵产苷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8-60页 |
·出发菌株的遗传背景考察 | 第38页 |
·营养缺陷型分析 | 第38页 |
·磺胺胍抗性分析 | 第38页 |
·自然选育高磺胺胍抗性突变株 | 第38-41页 |
·高磺胺胍抗性菌株的初筛 | 第38-40页 |
·高磺胺胍抗性菌株的复筛 | 第40页 |
·高磺胺胍抗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40-41页 |
·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高产菌株 | 第41-45页 |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 | 第41-42页 |
·紫外线诱变致死率 | 第42页 |
·紫外线诱变初筛 | 第42-44页 |
·紫外线诱变高产菌株复筛 | 第44页 |
·紫外线诱变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 | 第44-45页 |
·DES诱变处理筛选高产菌株 | 第45-48页 |
·DES诱变致死率 | 第45-46页 |
·DES诱变初筛 | 第46页 |
·DES诱变高产菌株复筛 | 第46-47页 |
·DES诱变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 | 第47-48页 |
·紫外-DES复合诱变筛选高产菌株 | 第48-56页 |
·紫外-DES复合诱变初筛 | 第48-49页 |
·新突变菌株的营养缺陷型鉴定 | 第49页 |
·突变菌株DU65培养基优化 | 第49-55页 |
·突变株DU65遗传稳定性实验 | 第55-56页 |
·高产菌株50L发酵产苷实验 | 第56-6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0-62页 |
·通过自然选育获得了具有高磺胺胍抗性的菌株 | 第60页 |
·复合诱变效果优于单因子诱变 | 第60页 |
·诱变处理获得到了高产菌株 | 第60页 |
·DU65菌株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60-61页 |
·D4菌株、UV23菌株和DU65菌株5OL发酵罐产苷试验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