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我国的民间借贷利率监管制度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发展 | 第10-14页 |
一、 民间借贷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间借贷分类 | 第11页 |
三、 民间借贷产生原因 | 第11-12页 |
四、 民间借贷特点 | 第12页 |
五、 民间借贷发展阶段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利率监管的必要性与利率市场化的辩证关系 | 第14-16页 |
一、 利率对实现资金供需平衡的促进作用 | 第14页 |
二、 利率对保证宏观经济发展的调解作用 | 第14-15页 |
三、 利率监管的必要性与利率市场化的辩证关系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监管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6-18页 |
一、 我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监管制度 | 第16页 |
二、 我国现代民间借贷利率监管制度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民间借贷中高利贷的法律规制及其评价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现象 | 第18-20页 |
一、 民间高利贷的普遍存在性 | 第18-19页 |
二、 高利贷的认识偏差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性面对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现象 | 第20-22页 |
一、 民间借贷中高利贷存在的客观性 | 第20-21页 |
二、 理性解决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问题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高利贷的法律规制 | 第22-26页 |
一、 高利贷法律规制的历史与现状 | 第22-24页 |
二、 针对高利贷入罪处理的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域外民间高利贷监管制度的比较借鉴 | 第26-31页 |
第一节 美国民间高利贷监管制度:市场准入的许可制度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德国民间高利贷监管制度: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相结合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日本民间高利贷监管制度:立法分类疏导借贷活动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台湾民间高利贷监管制度:完善治理法制环境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监管制度的建议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推动相关立法建设,实现民间借贷的全面监管 | 第31-34页 |
一、 制定专门性法规,保证民间借贷的合法化地位 | 第31-32页 |
二、 放宽利率管制,促成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 | 第32-33页 |
三、 明确高利贷的分类规制,维护刑法的谦抑性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有序借贷市场氛围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