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0.1.1 企业与政府关系问题存在的必然性与客观性 | 第10-11页 |
0.1.2 理论意义及社会价值 | 第11-12页 |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0.2.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2.3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0.3 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3-22页 |
0.3.1 西方理论界以市场为纽带的企业与政府关系理论 | 第13-18页 |
0.3.2 基于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界定的企业与政府关系理论 | 第18-21页 |
0.3.3 利益独立基础上的政企合作理论 | 第21-22页 |
0.4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0.4.1 青木昌彦对政企关系模式类型的划分 | 第22页 |
0.4.2 政企关系形成的意识形态背景 | 第22-23页 |
0.4.3 制度竞争理论中的政府制度与企业效率 | 第23-24页 |
0.5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假设 | 第24-25页 |
第一章 企业与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 第25-30页 |
1.1 企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定位 | 第25-26页 |
1.1.1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微观决策的主体 | 第25页 |
1.1.2 企业的角色定位 | 第25-26页 |
1.2 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定位 | 第26-30页 |
1.2.1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 | 第27页 |
1.2.2 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欧美企业与政府关系比较分析 | 第30-43页 |
2.1 美国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30-35页 |
2.1.1 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 第30-31页 |
2.1.2 美国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 | 第31-33页 |
2.1.3 美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 第33-35页 |
2.1.4 美国政企关系的调整 | 第35页 |
2.2 德国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35-39页 |
2.2.1 德国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特点 | 第35-37页 |
2.2.2 德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 第37-38页 |
2.2.3 德国政企关系的调整 | 第38-39页 |
2.3 加拿大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39-40页 |
2.4 法国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40-43页 |
2.4.1 法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 第40-41页 |
2.4.2 法国政企关系的调整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东南亚企业与政府关系比较分析 | 第43-50页 |
3.1 日本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43-47页 |
3.1.1 日本企业与政府关系形成的背景与原因 | 第43-44页 |
3.1.2 日本式企业与政府间关系的特征 | 第44-46页 |
3.1.3 日本式企业与政府间关系的调整 | 第46-47页 |
3.2 韩国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47-48页 |
3.3 新加坡企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企业与政府关系类型的确定及对行为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50-57页 |
4.1 国外企业与政府关系类型的确定 | 第50-55页 |
4.1.1 警民关系 | 第50-51页 |
4.1.2 仲裁关系 | 第51-52页 |
4.1.3 朋友关系 | 第52-53页 |
4.1.4 兄弟关系 | 第53-54页 |
4.1.5 父子关系 | 第54-55页 |
4.2 中国企业与政府关系类型的确定 | 第55-57页 |
4.2.1 我国政企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 | 第55-56页 |
4.2.2 中国企业与政府行为关系状况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对中国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 第57-71页 |
5.1 发达国家建立企业与政府新型合作关系的现状 | 第57-59页 |
5.1.1 发达国家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努力 | 第57-58页 |
5.1.2 发达国家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合作行为分析 | 第58-59页 |
5.2 在我国企业与政府间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 第59-64页 |
5.2.1 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原则和基础 | 第60-63页 |
5.2.2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互动关系 | 第63-64页 |
5.3 国外跨国公司在华政府公关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64-71页 |
5.3.1 国外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引起的政企关系的变化 | 第64-65页 |
5.3.2 国外跨国公司在华政府公关的成功经验 | 第65-69页 |
5.3.3 国外跨国公司给我国企业的启示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