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工伤认定基础法理 | 第9-15页 |
·工伤认定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第9页 |
·有利于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 第9-10页 |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 第10页 |
·工伤认定的原则 | 第10-11页 |
·工伤认定的无过错原则 | 第11页 |
·工伤认定的倾斜保护劳动者并兼顾用人单位利益原则 | 第11页 |
·工伤认定性质 | 第11-12页 |
·工伤认定的标准及程序 | 第12-15页 |
·劳动关系的确认是工伤认定的前提性(首要)条件 | 第12-13页 |
·因工负伤是工伤认定的关键性条件 | 第13页 |
·工伤认定完整程序疏理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工伤认定的现状及问题 | 第15-20页 |
·我国现行工伤认定制度运行的现状 | 第15-16页 |
·我国工伤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冲突制约程序健康运行 | 第16-17页 |
·认定程序设计的不合理致使认定程序操作困难、劳动者维权艰难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工伤认定标准的域外比较及借鉴 | 第20-25页 |
·德国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 第20页 |
·日本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台湾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 第21-22页 |
·美国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借鉴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5-28页 |
·工伤认定实质要件的完善 | 第25-26页 |
·对积极要件进行完善 | 第25-26页 |
·对消极要件进行完善 | 第26页 |
·工伤认定程序设置的完善 | 第26-28页 |
·工伤认定机构的设置 | 第26-27页 |
·工伤申请主体、期限及待审材料的完善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