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频同相输出解耦控制的感应加热电源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任务 | 第14-15页 |
·全文的整体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源的原理分析与调功方式选择 | 第16-30页 |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 | 第16-19页 |
·电磁感应加热的理论 | 第16-17页 |
·电磁感应的伴随效应 | 第17-19页 |
·感应加热的过程分析 | 第19页 |
·电源主电路拓扑比较 | 第19-24页 |
·电压式串联谐振电路 | 第20-21页 |
·电流式并联谐振电路 | 第21-23页 |
·两种主电路拓扑比较 | 第23-24页 |
·调功方式分析与选择 | 第24-29页 |
·直流侧调功方式分析 | 第24-26页 |
·逆变侧调功方式分析 | 第26-28页 |
·调功方式对比与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同频同相电源组输出解耦控制分析与设计 | 第30-40页 |
·解耦控制原理分析 | 第30-33页 |
·同频同相方案研究 | 第33-37页 |
·定频模式分析 | 第33-35页 |
·主子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传输方式的设计 | 第37-38页 |
·电流传输方式 | 第37页 |
·差分传输方式 | 第37-38页 |
·电路框架设计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感应加热电源回路及相关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0-54页 |
·感应加热电源回路组成 | 第40-41页 |
·主电路各部分计算与分析 | 第41-48页 |
·整流电路的计算与分析 | 第41-43页 |
·逆变侧电路计算与分析 | 第43-46页 |
·负载槽路的计算与分析 | 第46-48页 |
·频率跟踪与锁相环路 | 第48-50页 |
·检测采样电路 | 第48-49页 |
·同频锁相环路 | 第49-50页 |
·软件控制与电路保护 | 第50-53页 |
·主控部分介绍 | 第50-51页 |
·软件主控流程 | 第51-53页 |
·保护控制电路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谐波抑制与电源组功率因数的提高 | 第54-65页 |
·谐波及功率因数分析 | 第54-57页 |
·谐波概念与危害 | 第54-56页 |
·功率因数的分析 | 第56-57页 |
·谐波防止与功率因数提高 | 第57-60页 |
·进线滤波器作用分析 | 第57-58页 |
·三相不控整流桥分析 | 第58-59页 |
·电源组软开关的实现 | 第59-60页 |
·系统谐波干扰的抑制 | 第60-64页 |
·IGBT 吸收回路设计 | 第60-61页 |
·系统模块供电隔离 | 第61-62页 |
·输出耦合互扰抑制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实验波形与数据分析 | 第65-79页 |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65页 |
·单台电源调试波形及分析 | 第65-71页 |
·锁相环模块调试波形 | 第65-67页 |
·逆变侧模块调试波形 | 第67-68页 |
·移相调功负载输出波形 | 第68-71页 |
·电源组同频同相输出分析 | 第71-76页 |
·定频模式波形分析 | 第71-73页 |
·主子模式波形分析 | 第73-76页 |
·现场调试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后续展望 | 第79-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后续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电源样机 | 第85-87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