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杜诗辩证思维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3页
 一、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掠影第10-13页
第一章 杜诗辩证思维界定及溯源第13-25页
 第一节 术语界定第13-15页
  一、思维方式第13-14页
  二、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第14-15页
 第二节 杜诗思维方式溯源第15-25页
  一、孔子“中庸之道”与“执两用中”的辩证法思想第16-17页
  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第17-18页
  三、庄子“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第18-20页
  四、荀子“粹而能容杂”的“兼术”辩证法思想第20-22页
  五、刘勰《文心雕龙》文艺美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第22-25页
第二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思想上一元多向第25-47页
 第一节 杜诗思想的一元性第26-41页
  一、杜诗思想的一元性第26-30页
   (一) 唐代二元式思想结构的背景第26-27页
   (二) 杜诗思想的一元性第27-30页
  二、杜甫与唐代其他诗人相比较第30-34页
   (一) 李白第30-32页
   (二) 王维第32-33页
   (三) 白居易第33-34页
  三、杜诗思想一元性的具体体现第34-41页
   (一) 忠君忧国——人与社会(国家)第35-38页
   (二) 深切忧民——个人与个人(黎民)第38-39页
   (三) 博大仁爱的物与情怀——人与自然(物)第39-41页
 第二节 杜甫思想的多向性第41-47页
  一、杜甫与道家及道教第41-43页
  二、杜甫的佛家思想第43-44页
  三、其他思想第44-47页
第三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形式上对立统一第47-65页
 第一节 形式上的对立第47-58页
  一、前后逆折第48-50页
  二、动静相协第50-51页
  三、虚实相衬第51-53页
  四、时空相对第53-54页
  五、丽景哀情第54-58页
 第二节 形式上的统一第58-65页
  一、组诗第58-61页
  二、排律诗第61-65页
第四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诗论上态度辩证第65-73页
 一、不薄今人爱古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古今诗人第65-66页
 二、别裁伪体——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古今诗歌第66-69页
 三、后贤兼旧制——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诗歌的发展与联系第69-70页
 四、文质兼备——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第70-73页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后记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林徽因诗歌自恋情结辨析
下一篇:《孔子家语》人物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