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临界氮稀释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15-16页 |
·LINTUL模型及其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马铃薯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施氮量调控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地点 | 第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模型构建 | 第20-21页 |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 | 第20-21页 |
异速生长模型 | 第21页 |
氮素营养指数模型 | 第2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植株氮含量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马铃薯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与异速生长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马铃薯施氮量调控 | 第24-2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NNI与氮肥利用率,块茎产量,光能利用率及叶相关参数的关系 | 第28-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试验条件 | 第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8-29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施氮量对块茎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施氮量的氮素营养指标变化 | 第31-36页 |
·不同施氮量对叶相关参数的影响 | 第36页 |
·NNI与各参数的相关关系 | 第36-3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LINTUL3马铃薯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 第39-51页 |
·模型描述 | 第39-44页 |
·温度 | 第39页 |
·光能利用率与生物量产量 | 第39-40页 |
·生物量的分配 | 第40页 |
·叶面积的变化 | 第40-41页 |
·根的生长 | 第41页 |
·土壤水分平衡 | 第41页 |
·土壤-植株间的氮素平衡 | 第41-43页 |
·氮素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4-45页 |
·模型的校准 | 第45-48页 |
·模型的校准结果 | 第48-50页 |
·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5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58-59页 |
论文图表统计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