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池沼公鱼雌雄差异及其早期生物学性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池沼公鱼研究概况第12-20页
     ·资源分布第12页
     ·形态特征第12页
     ·生态习性第12-14页
     ·经济价值第14页
     ·移殖放流第14-15页
     ·胚胎发育第15-16页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第16-17页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与生长第17-18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池沼公鱼雌、雄个体生物学性状差异研究第20-28页
   ·材料和方法第20-22页
     ·材料第20页
     ·方法第20-22页
   ·数据处理第22页
   ·结果第22-25页
     ·形态特征第22-23页
     ·生态性状第23-24页
     ·繁殖性状第24-25页
   ·讨论第25-28页
     ·形态差异第25页
     ·生态差异第25页
     ·繁殖力第25-28页
第三章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鱼的胚胎发育第28-36页
   ·材料和方法第28页
   ·数据分析第28页
   ·结果第28-34页
     ·孵化时间第28-29页
     ·孵化率第29页
     ·胚胎发育特征第29-34页
   ·讨论第34-36页
     ·孵化积温第34页
     ·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第34-35页
     ·粘束问题第35-36页
第四章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鱼仔鱼的生长发育第36-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案第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鱼仔鱼的生长发育第37页
     ·卵黄囊容量变化第37-38页
     ·油球容量变化第38-39页
   ·讨论第39-42页
     ·不同温度下全长变化第39页
     ·卵黄囊的利用效率第39页
     ·不同温度下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第39-42页
第五章 池沼公鱼仔鱼的摄食与生长第42-48页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材料第42页
     ·方法第42-43页
   ·数据分析第43页
   ·结果第43-46页
     ·池沼公鱼仔鱼的发育第43-44页
     ·池沼公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及饥饿不可逆点确定第44-45页
     ·池沼公鱼仔鱼的生长模型第45-46页
   ·讨论第46-48页
     ·池沼公鱼仔鱼的发育及生长第46-47页
     ·池沼公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及饥饿不可逆点确定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A 池沼公鱼雌、雄个体可量性状数据第52-54页
附录B 池沼公鱼胚胎发育照片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淇河鲫ISSR和Cytb分子遗传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鲤鱼肠道sglt1的表达与抗体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