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对象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7-10页 |
·国内外社会救助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的现状 | 第14-18页 |
·呼兰镇简介 | 第14页 |
·经济生活低保障、低水准 | 第14-16页 |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老年夫妻间的相对贫困 | 第14-15页 |
·从年龄角度看农村老年妇女和晚辈间的相对贫困 | 第15页 |
·农村老年妇女的绝对贫困 | 第15-16页 |
·卫生医疗低保障、低标准 | 第16-18页 |
·饮食习惯 | 第16页 |
·卫生习惯 | 第16-17页 |
·健康习惯 | 第17页 |
·医疗习惯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 第18-22页 |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产生的原因 | 第18-20页 |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第18页 |
·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比男性低 | 第18-19页 |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存在 | 第19页 |
·农村老年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低 | 第19-20页 |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产生的影响 | 第20-22页 |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对自身的影响 | 第20页 |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对儿女的影响 | 第20页 |
·村老年贫困妇女对家庭的影响 | 第20-21页 |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对社会的影响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农村老年贫困妇女的社会救助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呼兰镇现行社会救助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贫困性社会救助 | 第22-23页 |
·灾害性社会救助 | 第23页 |
·疾病性社会救助 | 第23-24页 |
·互助性社会救助 | 第24页 |
·农村老年妇女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社会救助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 | 第24-26页 |
·社会救助缺乏年龄的针对性 | 第26页 |
·社会救助缺乏社会性别的针对性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健全和完善农村老年贫困妇女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27-34页 |
·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 第27-29页 |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 第27页 |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27-28页 |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监督力量 | 第28-29页 |
·健全和完善农村老年贫困妇女社会救助制度 | 第29-32页 |
·健全和完善农村老年贫困妇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9-30页 |
·完善农村老年贫困妇女医疗救助 | 第30-31页 |
·完善农村老年贫困妇女法律援助 | 第31-32页 |
·加强农村老年贫困妇女的救助力度 | 第32页 |
·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 | 第32页 |
·将社会性别意识贯穿到社会救助的过程中 | 第32页 |
·提高农村老年贫困妇女对社会救助的认知度与利用率 | 第32-34页 |
·提高老年贫困妇女的自身素质 | 第32-33页 |
·要加大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宣传 | 第33页 |
·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妇女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