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序言 | 第9-10页 |
| 一、 李旭利案、季敏波案引发的问题 | 第10-14页 |
| (一) 案情简介 | 第10-12页 |
| 1. 李旭利案简介 | 第10-11页 |
| 2. 季敏波案简介 | 第11-12页 |
| (二) 案件引发的法律问题 | 第12-14页 |
| 1. 投资行为是基于个人的判断还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优势 | 第13页 |
| 2. 是否明示或者暗示他人从事了相关的交易行为 | 第13页 |
| 3. 相关的获利金额是否应属于本罪的犯罪所得 | 第13-14页 |
| 二、 相关问题的展开分析 | 第14-20页 |
| (一) “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的认定 | 第14-16页 |
| 1. “未公开信息”的界定 | 第14-15页 |
| 2. “利用行为”的认定 | 第15-16页 |
| (二) “明示或暗示他人进行交易”的认定 | 第16-18页 |
| 1. “自己交易”方式的认定 | 第17页 |
| 2. “明示或暗示他人交易”方式的认定 | 第17-18页 |
| (三) “情节严重”的认定 | 第18-20页 |
| 1. “情节严重”的界定 | 第18-19页 |
| 2. “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 第19-20页 |
| 三、 对案件的评析及引申思考 | 第20-25页 |
| (一) 对案件的评析 | 第20-21页 |
| 1. 对李旭利案的评析 | 第20-21页 |
| 2. 对季敏波案的评析 | 第21页 |
| (二) 引申思考 | 第21-25页 |
| 1. 犯罪主体范围应当扩大 | 第21-22页 |
| 2. 相应的共犯应当被定罪处罚 | 第22-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