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刻述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宋代书籍版本的类别 | 第13-27页 |
·官刻组织的形式 | 第13-20页 |
·国子监与崇文院等刻印版本 | 第14-17页 |
·公使库及各地方刻印版本 | 第17-19页 |
·地方学府刻印版本 | 第19-20页 |
·坊肆刻印版本 | 第20-25页 |
·宋代书坊业的发展背景 | 第20-22页 |
·宋代书坊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私宅刻印版本 | 第25-27页 |
3 宋代书籍版本的特点 | 第27-32页 |
·版式风格 | 第27-29页 |
·版面格式 | 第27页 |
·书口式样 | 第27页 |
·行格模式 | 第27-28页 |
·边栏限定 | 第28页 |
·鱼尾与耳子 | 第28-29页 |
·字体使用 | 第29页 |
·避讳文字 | 第29-30页 |
·装帧形式 | 第30-32页 |
4 宋代书籍刻印的高额利润和对外交易 | 第32-39页 |
·书籍刻印的高额利润 | 第32-33页 |
·辽、西夏、金、大理榷场的书籍交易 | 第33-34页 |
·高丽多次遣使来华购书 | 第34-36页 |
·日僧多次来华访求图书 | 第36-39页 |
5 宋代书籍版本业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 第39-48页 |
·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 | 第39-41页 |
·开明的文化政策 | 第41-42页 |
·执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 第41页 |
·重视士大夫的社会作用 | 第41-42页 |
·印刷技艺的进步 | 第42-43页 |
·藏书理念和藏书理论的升华 | 第43-48页 |
·关于藏书的追求理念 | 第44-45页 |
·藏书理论的升华 | 第45-48页 |
6 结语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