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关于讨论式教学法内涵的研究 | 第9-10页 |
2、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理论依据的研究 | 第10页 |
3、关于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一、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解读 | 第13-20页 |
(一)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要求 | 第14-18页 |
1. 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依据 | 第15页 |
2. 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 第15-16页 |
3. 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原则 | 第16-18页 |
(三)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 | 第18-20页 |
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第18页 |
2.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综合素质 | 第18-19页 |
3. 有助于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 第19-20页 |
二、 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0-26页 |
(一) 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现状 | 第20-23页 |
(二) 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3-26页 |
1. 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23-24页 |
2. 教育评价方式方面的原因 | 第24-25页 |
3. 教学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 第25-26页 |
三、 思想品德课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对策 | 第26-35页 |
(一) 合理选择讨论主题,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 | 第26-28页 |
(二) 钻研思想品德课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 第28-29页 |
(三) 掌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全面了解学生 | 第29-31页 |
1.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 第29-30页 |
2. 初中生的已有认知结构 | 第30-31页 |
(四) 改进讨论环境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 第31-32页 |
(五) 合理调控讨论过程,积极做好课后总结与反思 | 第32-35页 |
1. 教师要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 第32-33页 |
2. 教师要积极地总结和反思讨论结果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