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第一章 沉积时间单元细分与对比 | 第11-1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1-13页 |
·将 H_2~3油层组原 4 个小层细分为 6 个沉积时间单元 | 第13-15页 |
·时间单元精细对比 | 第15-19页 |
·标准层控制对比 | 第15-16页 |
·标志层对比 | 第16页 |
·旋回对比 | 第16页 |
·单元厚度参照对比 | 第16页 |
·断层模式对比 | 第16页 |
·全区封闭骨架剖面控制对比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H_2~3油层组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 第19-34页 |
·H_2~3油层组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 第19-30页 |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第19-22页 |
·河口坝微相 | 第22-26页 |
·河口坝间微相 | 第26-27页 |
·席状砂微相 | 第27-28页 |
·席状砂间微相 | 第28-29页 |
·前三角洲亚相 | 第29-30页 |
·取心井单井微相分析 | 第30-34页 |
·新 15-72井单井相分析 | 第30页 |
·新 25-7 井单井相分析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第34-38页 |
·原理及测井相要素 | 第34页 |
·测井相曲线优选 | 第34-38页 |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第34-35页 |
·河口坝微相 | 第35页 |
·河口坝间微相 | 第35页 |
·席状砂微相 | 第35页 |
·席状砂间微相 | 第35页 |
·前三角洲亚相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沉积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38-61页 |
·开发区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综合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 第38页 |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 第38页 |
·取心井单井沉积亚相、微相分析 | 第38页 |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第38页 |
·建立三个数据库 | 第38页 |
·用编制的专用绘图软件,编制储层、油水及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底图 | 第38-39页 |
·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39页 |
·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图应用 | 第39页 |
·11 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 第39-49页 |
·H_2~3油层 1 小层平面沉积微相—“大面积席状砂(北主南缘)”微相 | 第39-40页 |
·H_2~3油层组 2~1单元平面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0-43页 |
·H_2~3油层组 2~2单元平面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3页 |
·H_2~3油层组 3~1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破坏型河口坝”微相 | 第43-46页 |
·H_2~3油层组 3~2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破坏型河口坝”微相 | 第46页 |
·H_2~3油层组 4 小层平面沉积微相—“远岸、小型、孤立席状砂”微相 | 第46-49页 |
·H_2~1、H_2~2油层组 5 个小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49-55页 |
·H_2~1油层组 1 小层平面微相—“水下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9页 |
·H_2~2油层组 1 小层平面微相—“水下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9页 |
·H_2~2油层组 2 小层平面微相—“水下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9页 |
·H_2~2油层组 3 小层平面微相—“水下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9页 |
·H_2~2油层组 4 小层平面微相—“水下河道及其前方、两侧河口坝”微相 | 第49-55页 |
·新北油田 H_2~3油层组沉积模式及其意义 | 第55-60页 |
·新北油田 H_2~3油层组沉积模式 | 第55-58页 |
·H_2~3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现及其意义 | 第58-60页 |
·H_2~3油层组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揭示的规律性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61-74页 |
·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研究方法 | 第62-64页 |
·孔隙度、渗透率统计、计算 | 第62-63页 |
·有效厚度值的确定 | 第63-64页 |
·参数计算及成图 | 第64页 |
·储层非均质特征 | 第64-74页 |
第六章 微相研究成果在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 第74-85页 |
·生产井日产液、日产油、含水分析 | 第74-78页 |
·生产井日产液分析 | 第74页 |
·生产井日产油分析 | 第74页 |
·油井含水分析 | 第74-78页 |
·单层水洗强度分析 | 第78页 |
·油井出砂分析 | 第78-81页 |
·套变井分析 | 第81-83页 |
·注水井单向见效分析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详细摘要 | 第8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