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水性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3页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项目研究的技术思路及技术流程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技术路线第10-12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2-13页
第一章 油藏概况第13-19页
   ·油藏地质特征第13-19页
     ·油藏地理位置第13页
     ·构造特征第13-14页
     ·沉积特征第14页
     ·储层及岩矿特征第14-15页
     ·油藏类型第15-16页
     ·原始地层温度和压力第16页
     ·流体性质第16-19页
第二章 单层划分与对比第19-29页
   ·单层划分依据和原则第19-21页
     ·传统的旋回-厚度对比法第19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9-21页
   ·单层划分与对比方法第21-25页
     ·标志层识别第21-23页
     ·参照层对比第23-25页
   ·对比成果第25-29页
     ·单砂体划分结果第25-27页
     ·单层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第29-47页
   ·沉积微相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9-30页
   ·取芯井沉积微相研究第30-39页
     ·岩相类型第30-32页
     ·单井相分析第32-34页
     ·沉积相类型第34-39页
   ·相序与相模式第39-41页
   ·测井相分析第41-43页
     ·测井相模式第41-42页
     ·利用测井相模式解释沉积微相第42-43页
   ·沉积微相的剖面和平面演化特征第43-47页
     ·联井相分析第43页
     ·微相的剖面演化特征第43-44页
     ·沉积微相的平面演化特征第44-47页
第四章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第47-61页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第47-53页
     ·孔隙度的计算第47-49页
     ·渗透率的计算第49页
     ·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第49-52页
     ·束缚水饱和度测井计算模型第52-53页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第53-60页
     ·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精度第53-55页
     ·测井解释符合情况第55-56页
     ·部分井段处理成果图第56-60页
   ·主要成果与结论第60-61页
第五章 水淹规律研究第61-69页
   ·静态含水率计算第61-64页
     ·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第61-62页
     ·水油粘度比的确定第62页
     ·含水率的计算第62-63页
     ·利用含水率确定产液性质第63-64页
   ·含水率静态数据校正第64-67页
     ·产出状况及注采关系大调查第64-67页
   ·含水率变化及分布特征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详细摘要第7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深气田营城组一段盖层封气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新北油田H23油层组沉积微相和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