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麦芽糖α淀粉酶和谷氨酰内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一章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第15-58页
 第一节 麦芽糖α淀粉酶综述第15-23页
  1. 麦芽糖α淀粉酶的概述第15-17页
   ·淀粉酶及其分类第15-16页
   ·麦芽糖α淀粉酶的基本性质第16-17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的细菌来源第17页
  2. 麦芽糖α淀粉酶的应用第17-19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在面粉工业方面的应用第17-18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在淀粉糖化工业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第19-2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21页
   ·本章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节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第23-41页
  1. 材料第23-25页
   ·菌种和质粒第23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培养基第23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页
   ·计算机分析软件第23页
   ·溶液配制第23-25页
  2. 方法与步骤第25-34页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myM的优化及合成第25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克隆第25-29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29-31页
   ·麦芽糖α淀粉酶的活性检测第31-33页
   ·包涵体的复性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amyM密码子的优化第34-35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amyM的获得第35-36页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克隆第36-37页
   ·麦芽糖α淀粉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第37-38页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第38-39页
   ·融合蛋白Trx-M的可溶性表达鉴定第39页
   ·麦芽糖α淀粉酶的活性检测第39-41页
 第三节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第41-47页
  1. 材料第41页
   ·菌种和质粒第41页
   ·主要试剂第41页
   ·溶液配制第41页
  2. 方法与步骤第41-44页
   ·重组质粒pWB980-amyM的构建第41-44页
   ·pWB980-amyM/1A474的表达第44页
   ·枯草芽孢杆菌中麦芽糖α淀粉酶的活性第44页
  3. 结果第44-47页
   ·重组表达质粒pWB980-amyM的构建第44-46页
   ·枯草芽孢杆菌中麦芽糖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第46-47页
 第四节 产麦芽糖α淀粉酶重组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7-58页
  1. 培养基的配制第47页
  2. 培养条件第47-48页
   ·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7页
   ·pH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7-48页
   ·通气量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8页
   ·接种量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8页
  3. 营养条件第48-49页
   ·氮源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8-49页
   ·碳源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9页
   ·促进剂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9页
  4. 结果及分析第49-55页
   ·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49-50页
   ·pH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0-51页
   ·通气量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1-52页
   ·接种量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2-53页
   ·氮源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3页
   ·碳源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3-55页
   ·促进剂对重组菌生长及酶活的影响第55页
  5. 讨论第55-58页
第二章 谷氨酰内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第58-87页
 第一节 谷氨酰内切酶综述第58-68页
  1. 谷氨酰内切酶的含义第58-63页
   ·丝氨酸蛋白酶及其分类第58-60页
   ·谷氨酰内切酶的基本性质第60-63页
   ·谷氨酰内切酶基因的来源第63页
  2. 谷氨酰内切酶的应用第63-65页
   ·功能性短肽的制备第63-64页
   ·水解肽序列第64页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第64-65页
  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65-6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65-67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67-68页
 第二节 谷氨酰内切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第68-87页
  1. 材料第68页
   ·菌种和质粒第68页
   ·主要试剂第68页
   ·培养基第68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8页
  2. 方法与步骤第68-78页
   ·地衣芽孢杆菌ATCC14580的培养第68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68-69页
   ·基因的扩增第69-70页
   ·质粒pET28a(+)的提取第70页
   ·重组质粒pET28a(+)—GE的构建第70-73页
   ·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情况第73-74页
   ·提高重组蛋白的可溶性第74-75页
   ·粗酶液的纯化第75-77页
   ·谷氨酰内切酶的活性检测第77页
   ·谷氨酰内切酶酶学性质分析第77-7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8-85页
   ·谷氨酰内切酶基因GE的克隆、表达与鉴定第78-83页
   ·重组谷氨酰内切酶的酶学性质分析第83-85页
  4. 讨论第85-87页
总结第87-88页
本研究的特色及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附录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基因的合成、表达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纤毛虫纳米比亚殖口虫的细胞形态及其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