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高语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43页
 一、写作此文的意义第12-14页
 二、高语罕生平及研究现状第14-41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第41页
 四、论文创新点和难点第41-43页
第一章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第43-79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大众化是必然选择第44-47页
 第二节 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第47-49页
 第三节 《白话书信》、《青年书信》等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49-67页
 第四节 《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书信体)》一书的基本思想第67-75页
 第五节 翻译外文文献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第75-79页
第二章 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第79-92页
 第一节 无产阶级是唯物辩证法的真正拥护者第80-81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第81-82页
 第三节 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阐释第82-83页
 第四节 对胡适辩证法观点的批评第83-84页
 第五节 对胡适社会进化论的批判第84-86页
 第六节 驳斥胡适对“共产主义”的攻击第86页
 第七节 批判胡适的实验主义哲学第86-92页
第三章 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阐释和发挥第92-130页
 第一节 公民观第93-96页
 第二节 国家观第96-108页
 第三节 革命观第108-119页
 第四节 对各种政治运动及思潮的分析批判第119-128页
 第五节 对基督教的批判第128-130页
第四章 对马克思历史哲学思想的阐释和发挥第130-142页
 第一节 研究历史的方法第130-133页
 第二节 对历史教科书的批评第133-134页
 第三节 寻求历史发展动力之动力第134-137页
 第四节《崇祯长编》中的历史哲学思想第137-142页
第五章 教育哲学和伦理思想第142-158页
 第一节 教育哲学第142-151页
 第二节 伦理观第151-158页
第六章 以唯物史观解读《红楼梦》第158-178页
 第一节 文学家“要站在民众的立场”第159-161页
 第二节 《红楼梦》里的“社会问题”第161-163页
 第三节 《红楼梦》里的“历史问题”第163-170页
 第四节 《红楼梦》是“一面镜子”第170-178页
结语第178-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哲学视野中的需要理论研究
下一篇: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境遇--基于四重关系的综合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