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49页 |
·抗病毒天然免疫概述 | 第11-25页 |
·天然免疫简介 | 第11-12页 |
·天然免疫对病原体的识别 | 第12-21页 |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概述 | 第21-25页 |
·病毒诱导Ⅰ型干扰素表达的信号通路 | 第25-36页 |
·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蛋白分子介绍 | 第25-29页 |
·病毒诱导Ⅰ型干扰素表达的信号通路 | 第29-36页 |
·病毒诱导Ⅰ型干扰素表达过程中信号转导的调节 | 第36-49页 |
·调节通路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6页 |
·调节通路中蛋白分子的定位 | 第36-37页 |
·调节通路中信号分子的翻译后修饰 | 第37-49页 |
2 研究工作 | 第49-88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 第49页 |
·细胞与细胞培养 | 第49页 |
·细胞因子、病毒及核酸类似物 | 第49页 |
·表达载体及载体构建的相关材料 | 第49-50页 |
·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相关材料 | 第50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关材料 | 第50-51页 |
·其他设备和试剂 | 第51页 |
·其它耗材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8页 |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细胞转染 | 第51-52页 |
·构建表达载体和提取质粒 | 第52-53页 |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53-54页 |
·制备抗体 | 第54页 |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54-55页 |
·泛素化实验 | 第55-56页 |
·筛选泛素化MITA的E3泛素连接酶 | 第5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6-57页 |
·亚细胞器分离实验 | 第57页 |
·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57-58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8页 |
·VSV空斑实验和NDV-GFP复制情况检测 | 第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85页 |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 第58-59页 |
·TRIM32特异性地泛素化MITA | 第59-61页 |
·过量表达TRIM32正调控Ⅰ型干扰素表达信号通路 | 第61-63页 |
·下调TRIM32表达抑制了Ⅰ型干扰素激活 | 第63-69页 |
·TRIM32与MITA相互作用 | 第69-72页 |
·TRIM32催化MITA泛素化的具体机制 | 第72-80页 |
·TRIM32介导MITA和TBK1相互作用 | 第80-83页 |
·TRIM32正调控细胞抗病毒反应 | 第83-85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103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03-104页 |
缩略语标注表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