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13-39页 |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认识及诊治 | 第13-19页 |
1 病机阐述 | 第13-15页 |
2 临床研究 | 第15-18页 |
3 小结 | 第18-19页 |
综述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 第19-28页 |
1 免疫系统异常 | 第19-26页 |
·体液免疫 | 第19-20页 |
·细胞免疫 | 第20-26页 |
2 巨核细胞发育异常 | 第26-27页 |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第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综述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西医治疗 | 第28-34页 |
1 ITP诊治进展 | 第28-29页 |
2 ITP治疗 | 第29-33页 |
·一线治疗 | 第29-30页 |
·二线治疗 | 第30-32页 |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 第32-33页 |
3 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第二部分:益气通阳汤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 第39-51页 |
前言 | 第39页 |
病例选择 | 第39-40页 |
1 病例来源及数量 | 第39页 |
2 病例入选、排除及剔除标准 | 第39-40页 |
3. 诊断标准 | 第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1. 治疗方法 | 第40页 |
2 观测指标 | 第40-41页 |
3 疗效评价标准 | 第41页 |
4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41页 |
2 西医临床疗效研究 | 第41-45页 |
3 中医证候疗效评判 | 第45-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三部分:益气通阳汤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机制研究 | 第51-63页 |
前言 | 第51页 |
研究对象 | 第51页 |
1 治疗组 | 第51页 |
2 健康对照组 | 第51页 |
研究方法 | 第51-54页 |
1 治疗方法 | 第51页 |
2 观察指标 | 第51-52页 |
3 标本制备与检测 | 第52-53页 |
4 统计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 | 第54-61页 |
1 各疗程指标分析 | 第54-56页 |
2 各疗程有效与无效组之间的免疫指标对比 | 第56-57页 |
3 Th1、Th2表达分析 | 第57-60页 |
4 有关PAIgG、PAC3的分析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