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2型糖尿病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第9-18页
 1 病因病机第9-10页
 2 辩证方法研究第10-12页
 3 证候实质研究第12-13页
   ·证候与β细胞功能第12页
   ·证候与血流变学第12页
   ·证候与血糖第12-13页
   ·证候与血脂及体重指数第13页
 4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第13-14页
 5 代谢综合征第14-17页
   ·流行病研究第14-15页
   ·诊断标准第15页
   ·发病机制第15-16页
     ·肥胖第15-16页
     ·胰岛素抵抗第16页
     ·糖耐量受损/2型糖尿病第16页
     ·血脂谱异常第16页
     ·高血压和血栓形成前状态第16页
   ·中医认识第16-17页
 6 总结第17-1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8-34页
 前言第18-19页
 资料与方法第19-21页
  1 研究目标第19页
  2 诊断标准第19-21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9页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19-20页
   ·年龄分层第20页
   ·体重指数(BMI)分层第20页
   ·血压第20页
   ·血脂紊乱第20-21页
   ·冠心病第21页
   ·脑血管病变第21页
  3 纳入标准第21页
  4 排除标准第21页
  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页
   ·内容第21页
   ·方若第21页
  6 统计方法第21页
 研究结果第21-30页
  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第21-23页
  2 各组间伴发症比较第23-24页
  3 各组间血脂状况比较第24-25页
  4 各组间症状的比较第25-26页
  5 各组间中医证型的比较第26-30页
   ·各组间基本证型的比较第26-27页
   ·各组间虚实证候构成情况第27-28页
   ·各组间组合证型的比较第28-30页
 讨论第30-34页
  1 病程与体重指数第30页
  2 病程与伴发症第30页
  3 病程与血脂第30-31页
  4 病程与症状第31页
  5 病程与证候第31-32页
   ·气阴两虚第31-32页
   ·阴阳两虚第32页
   ·血瘀第32页
  6 不足与展望第32-34页
   ·不足第32页
   ·展望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38页
个人简历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咳嗽并见背冷症的证因探讨
下一篇:益气通阳汤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