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氨基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 氨基酸合成及受环境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环境对GLU合成的影响第12-13页
   ·环境对ASP合成的影响第13-15页
   ·环境对ALA合成的影响第15页
 2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1 供试品种与地点第17页
 2 试验设计及处理第17页
 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7-21页
   ·氨基酸及其组分相对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GLU代谢酶活性的测定第18-19页
     ·谷氨酰氨合成酶(GS)的测定第18-19页
     ·谷氨酸合酶(GOGAT)的测定第19页
   ·ASP代谢酶活性的测定第19-20页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第19-20页
     ·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的测定第20页
   ·ALA代谢酶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测定第20-21页
 4 统计分析方法第21-22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1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氨基酸动态变化的影响第22-26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谷氨酸族氨基酸(GLU)动态变化的影响第22-23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天冬氨酸族氨基酸(ASP)动态变化的影响第23-25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丙氨酸族氨基酸(ALA)动态变化的影响第25-26页
 2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成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26-29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成熟籽粒中谷氨酸族氨基酸(GLU)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成熟籽粒中天冬氨酸族氨基酸(ASP)含量的影响第27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成熟籽粒中丙氨酸族氨基酸(ALA)含量的影响第27-29页
 3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和剑叶氨基酸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第29-39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剑叶和籽粒中谷氨酸族氨基酸(GLU)合成酶的影响第29-33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剑叶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剑叶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影响第32-33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和剑叶中天冬氨酸族氨基酸(ASP)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第33-36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剑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第34-35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天冬氨酸激酶(AK)的影响第35-36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和剑叶中丙氨酸族(ALA)合成酶的影响第36-39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剑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籽粒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第39-46页
 1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中谷氨酸族(GLU)、天冬氨酸族(ASP)和丙氨酸族氨基酸(ALA)相对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39-40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对成熟籽粒中谷氨酸族(GLU)、天冬氨酸族(ASP)和丙氨酸族氨基酸(ALA)含量的影响第40页
 2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中氨基酸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40-43页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和剑叶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剑叶和籽粒天冬氨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灌浆期弱光对水稻剑叶和籽粒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3 水稻灌浆期弱光条件下籽粒中氨基酸含量与水稻剑叶和籽粒相关酶活性的关系探讨第43-45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条件下籽粒中谷氨酸族氨基酸(GLU)与籽粒和剑叶谷氨酸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关系第43-44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条件下籽粒中天冬氨酸族氨基酸(ASP)与籽粒和剑叶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籽粒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的关系第44页
   ·水稻灌浆期弱光条件下籽粒中丙氨酸族氨基酸(ALA)与籽粒和剑叶丙氨酸转氨酶(ALA)活性的关系第44-45页
 4 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苗数对不同秧龄机插稻分蘖成穗和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系统仿真模型的不同猕猴桃果园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比较研究--以荥经县青龙乡柏香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