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土壤、植物中重金属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 第10-12页 |
| ·交通污染源: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 第10页 |
| ·农业污染源: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污水灌溉、污泥以及固体废弃物 | 第10-11页 |
| ·工业污染源:采矿和冶炼 | 第11-12页 |
| ·生活污染源:城市生活垃圾 | 第12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第12-13页 |
| ·普遍性 | 第12页 |
| ·不可逆性或持久性 | 第12页 |
| ·表聚性 | 第12页 |
| ·间接危害性 | 第12-13页 |
| ·隐蔽性或潜伏性 | 第13页 |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 | 第13-14页 |
|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 | 第13-14页 |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 | 第14页 |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理论、标准与方法 | 第14-18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 第18-21页 |
|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 第18-19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19-20页 |
| ·植物种类 | 第20页 |
| ·重金属元素种类 | 第20-21页 |
| ·农业活动 | 第21页 |
|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和分布规律研究 | 第21-22页 |
| ·重金属在作物体内的迁移和分布规律 | 第21-22页 |
| ·重金属在蔬菜体内的迁移和分布规律 | 第22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 第22-23页 |
| ·本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创新 | 第23-25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创新和特点 | 第23-25页 |
| 2 引言 | 第25-27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7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28页 |
| ·土样采集 | 第27页 |
| ·蔬菜样品采集 | 第27-28页 |
| ·样品处理 | 第28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 ·土壤pH值与有机质的测定 | 第28页 |
| ·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 | 第28页 |
| ·植物样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 4 结果分析 | 第29-47页 |
| ·研究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第29-30页 |
| ·土壤pH | 第29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29-30页 |
| ·研究区棚室、露天菜地主要土壤的重金属分布规律 | 第30-35页 |
|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状况 | 第30-31页 |
|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 第31-32页 |
|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第32-34页 |
| ·模糊数学评价 | 第34-35页 |
| ·蔬菜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第35-39页 |
| ·研究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 | 第35-36页 |
| ·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 | 第36-37页 |
| ·蔬菜重金属含量污染评价 | 第37-38页 |
| ·蔬菜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38-39页 |
| ·黑麦草对铅镉污染的吸收累积及其修复效应 | 第39-4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40-41页 |
| ·外源镉、铅对黑麦草幼苗的影响 | 第41-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