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的GPRS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远程监控的意义 | 第7-1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任务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4-22页 |
·嵌入式系统综述 | 第14-15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14页 |
·嵌入式系统特征 | 第14-15页 |
·嵌入式系统应用 | 第15页 |
·嵌入式Linux系统综述 | 第15-18页 |
·Linux是什么? | 第15-16页 |
·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 | 第16-17页 |
·嵌入式Linux开发工具 | 第17-18页 |
·无线通信方式介绍 | 第18-20页 |
·GSM介绍 | 第18页 |
·SMS介绍 | 第18-19页 |
·GPRS介绍 | 第19-20页 |
·GPS简介 | 第20-21页 |
·串口通信简介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课题方案选择 | 第22-30页 |
·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案选择 | 第22-25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选型 | 第22-24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第24-25页 |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选型 | 第25-30页 |
·单片机选型 | 第25-26页 |
·GPRS模块选型 | 第26-27页 |
·GPS模块芯片选型 | 第27-28页 |
·电机驱动模块选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Qt/Embedded交叉开发平台设计 | 第30-44页 |
·嵌入式Linux GUI简述 | 第30页 |
·常用嵌入式GUI介绍 | 第30-31页 |
·Qtopia介绍 | 第31-32页 |
·Qt/Embedded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 第32-44页 |
·交叉编译环境介绍 | 第32-33页 |
·信号与插槽 | 第33-34页 |
·建立Qt/Embedded交叉开发平台 | 第34-40页 |
·将Qtopia挂载到目标板上 | 第40-44页 |
第五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4-54页 |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思路 | 第44页 |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4-50页 |
·电源设计 | 第44-45页 |
·C8051F330外围接口电路 | 第45-46页 |
·串口扩展电路 | 第46-47页 |
·SIM900A外围接口电路 | 第47-48页 |
·M3-470B接口电路 | 第48-49页 |
·电机驱动电路 | 第49页 |
·测速装置 | 第49页 |
·超声波测距 | 第49-50页 |
·现场上位机监控系统 | 第50-54页 |
·现场上位机监控系统方案 | 第50页 |
·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 | 第50-51页 |
·GPRS模块开发平台 | 第51-52页 |
·上位机监控平台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70页 |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第54-59页 |
·单片机与GPRS模块通信 | 第54-58页 |
·单片机与GPS模块通信 | 第58-59页 |
·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通信 | 第59-62页 |
·组网方案选择 | 第59-60页 |
·C8051F330控制SIM900A上网 | 第60-61页 |
·ARM开发平台的GPRS服务器设计 | 第61-62页 |
·Linux QTE串口通信界面设计 | 第62-70页 |
·Linux QTE串口通信界面具体生成过程 | 第63-65页 |
·配置内核 | 第65-67页 |
·yaffs2文件系统制作 | 第67-68页 |
·串口通信界面运行效果 | 第68-7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附录A | 第78-82页 |
附录B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