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1 引言 | 第16-27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国内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国外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5-27页 |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第2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6-27页 |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模型 | 第27-45页 |
·国际贸易理论 | 第27-28页 |
·国际竞争理论 | 第28-32页 |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第29-31页 |
·产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 第31-32页 |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32-34页 |
·全球价值链概念 | 第32-33页 |
·全球价值链中的经济租及影响 | 第33-34页 |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 第34页 |
·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 | 第34-36页 |
·交易费用理论及经济治理结构 | 第35页 |
·交易费用与合作社优势 | 第35-36页 |
·农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合作社优势 | 第36页 |
·规模经济与合作社优势 | 第36页 |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模型 | 第36-45页 |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 第38-41页 |
·“钻石模型”分析实例——以色列土豆出口的竞争优势 | 第41-45页 |
3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 第45-75页 |
·全球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45-51页 |
·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增长 | 第45-48页 |
·农产品贸易增速低于工业制成品增长速度 | 第48-49页 |
·农产品贸易占货物贸易额的份额趋于下降 | 第49-51页 |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 第51-53页 |
·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 第51-52页 |
·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 第52-53页 |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第53-55页 |
·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第53-54页 |
·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第54-55页 |
·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流向及地区分布 | 第55-56页 |
·不同类型产品的出口特点 | 第56-58页 |
·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 | 第56-57页 |
·特定产区的农产品出口 | 第57页 |
·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产品出口 | 第57-58页 |
·加工农产品和食品出口 | 第58页 |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及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 第58-63页 |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 | 第58-61页 |
·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61-63页 |
·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特征和影响 | 第63-75页 |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是基本的贸易和竞争规则 | 第63-65页 |
·国际资本主导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基本格局 | 第65-66页 |
·贸易关系扭曲和不公平竞争局面持续 | 第66-68页 |
·非关税壁垒削弱了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 第68-69页 |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 | 第69-71页 |
·进口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第71-72页 |
·双边自由贸易开辟了农产品贸易的新局面 | 第72-74页 |
·区域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影响不容忽视 | 第74-75页 |
4 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 第75-108页 |
·依靠企业的经营战略获得国际竞争力 | 第75-78页 |
·通过主导农业生产上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 第75-76页 |
·通过主导农业下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 第76-77页 |
·以流通环节为核心的全价值链参与模式 | 第77-78页 |
·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小农业的竞争力 | 第78-90页 |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 | 第79-83页 |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经验 | 第83-85页 |
·小农业通过合作社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 第85-90页 |
·通过对外投资开展农产品国际化经营 | 第90-95页 |
·世界农业国际投资的基本情况 | 第91页 |
·涉农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 | 第91-94页 |
·农业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第94-95页 |
·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农业竞争力提高 | 第95-108页 |
·农业补贴政策 | 第95-98页 |
·科技兴农战略 | 第98-102页 |
·重视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102-106页 |
·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 第106-108页 |
5 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第108-145页 |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问题 | 第108-111页 |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 第108-109页 |
·小农户分散经营的不利影响 | 第109-111页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原因 | 第111-119页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 第111-113页 |
·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原因 | 第113-116页 |
·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及地区的分布 | 第116-119页 |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第119-123页 |
·农产品贸易方式和竞争主体的变化 | 第119-121页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表现 | 第121-123页 |
·中国加工农产品竞争力分析—以苹果汁为例 | 第123-125页 |
·案例背景 | 第123-124页 |
·比较优势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 | 第124页 |
·中国苹果汁竞争优势的来源 | 第124-125页 |
·苹果汁竞争力的启示 | 第125页 |
·中美两国大宗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125-129页 |
·两国大豆和水稻出口基本情况 | 第126页 |
·单位面积总成本的比较 | 第126-127页 |
·平均成本的比较 | 第127-128页 |
·关于比较结果的说明 | 第128-129页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促进因素 | 第129-134页 |
·国民经济发展 | 第129-130页 |
·参加WTO的机遇 | 第130-132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 第132-134页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第134-145页 |
·农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 第134-136页 |
·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 第136-140页 |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 第140-141页 |
·外部制约因素 | 第141-145页 |
6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 | 第145-173页 |
·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第145-150页 |
·重视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 第145-146页 |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服务 | 第146-147页 |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生产服务 | 第147-148页 |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消除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 | 第148-149页 |
·改善和加强农业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149-150页 |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 第150页 |
·提高涉农企业素质 | 第150-157页 |
·提高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第150-152页 |
·提高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 | 第152-153页 |
·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 第153-154页 |
·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 | 第154-155页 |
·提高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 第155-157页 |
·切实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第157-160页 |
·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7-158页 |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 第158-160页 |
·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 | 第160-162页 |
·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 | 第160-161页 |
·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 | 第161-162页 |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第162-168页 |
·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 第162-164页 |
·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走农业合作的道路 | 第164-165页 |
·建立有竞争力的农业合作组织 | 第165-168页 |
·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投资 | 第168-173页 |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原因 | 第168-171页 |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机遇 | 第171-172页 |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重点 | 第172-173页 |
7 研究结论 | 第173-1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75-176页 |
附录 | 第176-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9页 |
后记 | 第189-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