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第17-21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 第18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特点 | 第18-21页 |
·恋土情结弱,城市向心力强 | 第18-19页 |
·求知意识强,吃苦精神弱 | 第19页 |
·权利意识增强,道德观念弱化 | 第19页 |
·自信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1-31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的调查样本与方法 | 第21-24页 |
·调查样本 | 第21-24页 |
·调查方法 | 第24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24-28页 |
·融城意识方面的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政治参与方面的调查结果 | 第25-26页 |
·就业观念方面的调查结果 | 第26-27页 |
·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 | 第27-28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的积极方面 | 第28-29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重视程度不够 | 第31页 |
·教育主体定位模糊 | 第31-32页 |
·工作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 | 第32页 |
·成因分析 | 第32-36页 |
·相关制度的缺失 | 第32-33页 |
·用工单位教育理念不到位 | 第33-34页 |
·居住社区服务功能欠缺 | 第34页 |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制约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化路径 | 第36-54页 |
·观念创新,提高重视程度 | 第36-37页 |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 | 第36页 |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 第36-37页 |
·解放思想,树立全局意识 | 第37页 |
·阵地创新,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模式 | 第37-42页 |
·发挥用工单位的作用 | 第37-39页 |
·发挥居住社区的作用 | 第39-40页 |
·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 第40-41页 |
·发挥农民工输出地的作用 | 第41-42页 |
·方法创新,选择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 | 第42-45页 |
·注重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开展 | 第42-43页 |
·运用心理疏导,与解决心理问题紧密结合 | 第43-44页 |
·利用典型示范,切实发挥激励与教育作用 | 第44-45页 |
·机制创新,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第45-49页 |
·深化改革,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保障机制 | 第45-47页 |
·循序渐进,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机制 | 第47-48页 |
·着眼整体,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 | 第48页 |
·科学分析,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机制 | 第48-49页 |
·载体创新,优化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 第49-54页 |
·发挥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 | 第49-50页 |
·发挥文化载体的强大功能 | 第50-52页 |
·发挥活动载体的重要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