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引言 | 第12-21页 |
·光谱成像技术简介 | 第12-17页 |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主要应用 | 第17-2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1-28页 |
·干涉型高光谱成像技术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干涉型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28-39页 |
·高光谱成像质量评价体系 | 第28-29页 |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预处理技术与光谱数据反演技术 | 第29-32页 |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显示技术 | 第32-33页 |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采集、存储与处理技术 | 第33-3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基于图像结构失真度的高光谱成像质量评价准则 | 第40-52页 |
·基于普通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高光谱成像评价函数 | 第40-41页 |
·基于光谱成像特性的高光谱成像质量评价体系 | 第41-42页 |
·基于 Q 矩阵方法衍生出来的高光谱成像质量评价 | 第42页 |
·基于图像结构失真度的高光谱成像质量评价 | 第42-52页 |
·将结构失真度扩展至空间域 | 第44-45页 |
·将结构失真度扩展至光谱域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6-48页 |
·评价方法应用 | 第48-52页 |
第三章 干涉高光谱成像预处理及光谱数据反演技术 | 第52-76页 |
·噪声去除 | 第52-57页 |
·实验及结果 | 第54-57页 |
·相位误差及其修正 | 第57-65页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光谱信息反演技术 | 第65-76页 |
·AR 参数法 | 第66-67页 |
·特征分解谱估计方法 | 第67-6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9-76页 |
第四章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空间域显示技术 | 第76-84页 |
·基于谱线选择的空间域图像显示方法 | 第77页 |
·基于降维的图像显示方法 | 第77-78页 |
·基于光谱域权重的显示方法 | 第78页 |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空间域实时显示 | 第78-83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第84-102页 |
·高光谱成像的压缩要求 | 第84页 |
·干涉高光谱成像的数据特征 | 第84-89页 |
·数字图像特征 | 第84-85页 |
·高光谱成像特征 | 第85-88页 |
·干涉型高光谱成像特征 | 第88-89页 |
·总结 | 第89页 |
·基于对称分类预测的干涉图像压缩方法设计 | 第89-94页 |
·干涉曲线的对称化处理 | 第90页 |
·干涉曲线的分类 | 第90页 |
·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90-91页 |
·熵编码 | 第91-9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分类预测方法的三维拓展 | 第94-96页 |
·结果分析 | 第96页 |
·基于三维各向异性小波变换的干涉数据立方体的压缩算法 | 第96-100页 |
·小波基的设计 | 第98页 |
·小波系数的量化 | 第98页 |
·小波系数编码 | 第98-9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高光谱成像中的采集、存储与处理技术 | 第102-116页 |
·设计原则 | 第102页 |
·基于 PCI-E 接口的海量数据采集系统 | 第102-109页 |
·采集卡设计 | 第103-105页 |
·PC 平台选择 | 第105-106页 |
·磁盘阵列设计 | 第106-107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107-109页 |
·基于以太网的高速数据处理系统 | 第109-114页 |
·服务器选择 | 第110页 |
·磁盘阵列设计 | 第110-112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112-114页 |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