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板坯连铸论文

板坯连铸二冷配水与铸坯质量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0页
   ·板坯连铸技术概述第10-11页
   ·连铸技术的发展第11-13页
   ·连铸二次冷却制度第13-14页
   ·连铸二冷控制技术与优化的发展与现状第14-16页
     ·人工配水第14页
     ·水表比例控制第14页
     ·理论模型法第14-15页
     ·温度反馈控制法第15页
     ·单元寿命法第15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法第15-16页
   ·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测定现状第16页
   ·课题研究步骤第16-18页
第2章 板坯连铸二次冷却控制第18-28页
   ·钢液在结晶器内的凝固与传热第18-19页
   ·二冷区的凝固传热第19-22页
     ·传热方式第19页
     ·凝固传热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二冷区凝固传热的冶金原则第20-22页
     ·二冷区冷却制度的选择第22页
   ·二冷区冷却方式及喷嘴布置第22-24页
     ·水喷雾冷却第22-23页
     ·气-水喷雾冷却第23页
     ·喷嘴类型和布置第23-24页
   ·冷却水量分配第24页
   ·二冷对铸坯质量影响第24-27页
     ·鼓肚第25页
     ·中心偏析第25页
     ·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第25-26页
     ·铸坯裂纹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板坯连铸二冷热—力耦合模型第28-46页
   ·板坯连铸二冷传热的微分方程第28-30页
     ·建立坐标系第28-29页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29-30页
   ·物性参数的确定第30-38页
     ·液相线和固相线的计算第31-32页
     ·固相率第32-33页
     ·导热系数第33页
     ·等效比热第33-36页
     ·弹性模量第36页
     ·密度第36-37页
     ·泊松比第37-38页
     ·线膨胀系数和屈服应力第38页
   ·连铸机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8-39页
     ·结晶器工艺参数第38-39页
     ·二冷区工艺参数第39页
   ·热流密度和换热系数的确定第39-42页
     ·结晶器热流密度的确定第39-41页
     ·二冷区换热系数的确定第41-42页
   ·水量与拉速的关系第42-44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板坯连铸热—力耦合的仿真结果分析第46-63页
   ·热力耦合模型的温度场和应力分布第46-52页
     ·温度场分析第46-49页
     ·应力场分析第49-52页
   ·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因素第52-59页
   ·凝固末端液芯形状的改善第59-61页
   ·二冷区计算温度与现场数据差值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二冷区水量的优化第63-70页
   ·遗传算法及其在二冷水量优化中的应用第63-64页
   ·二冷区配水优化的实现第64-68页
     ·铸坯目标表面温度曲线的制定第64-65页
     ·目标函数(适应度函数)第65-66页
     ·约束条件第66-67页
     ·数学模型第67页
     ·算法实现第67-68页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价值链的钢贸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研究
下一篇:优良酒类酒球菌的诱变筛选及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