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可通信智能断路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优势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智能断路器通信模块设计技术基础 | 第15-27页 |
·PROFINET IO工业以太网技术 | 第15-22页 |
·PROFINET IO的设备类型 | 第15-16页 |
·PROINET实时机制 | 第16-19页 |
·PROFINET IO协议分析 | 第19-22页 |
·嵌入式可配置实时操作系统eCos | 第22-27页 |
·可配置机制原理 | 第23-24页 |
·系统结构与特点 | 第24-25页 |
·eCos与μCOSII系统比较 | 第25-27页 |
第3章 智能断路器PROFINET IO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27-36页 |
·通信模块设计要求及总体硬件结构 | 第27-29页 |
·智能断路器通信与监控功能要求 | 第27页 |
·通信模块性能要求 | 第27-28页 |
·总体硬件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处理器LPC2387特性及EMAC模块分析 | 第29-30页 |
·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 | 第30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电源设计 | 第31-32页 |
·RS232、RS485通信接口设计 | 第32-34页 |
·RS232接口 | 第32-33页 |
·RS485接口 | 第33-34页 |
·编码开关电路 | 第34页 |
·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34-36页 |
第4章 智能断路器通信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6-61页 |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36-37页 |
·嵌入式eCos系统配置与移植 | 第37-42页 |
·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37页 |
·LPC2387平台分析 | 第37-38页 |
·eCos系统的移植 | 第38-41页 |
·eCos内核移植测试 | 第41-42页 |
·LPC2387以太网模块驱动设计与实现 | 第42-49页 |
·eCos系统驱动程序结构 | 第42页 |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 | 第42-43页 |
·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43-48页 |
·以太网驱动程序测试 | 第48-49页 |
·PROFINET IO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 第49-57页 |
·PROFINETIO协议栈总体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数据链路层服务映射模块设计 | 第50-53页 |
·IO通信模块设计 | 第53-56页 |
·诊断及警报通信设计 | 第56-57页 |
·智能断路器通信模块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57-59页 |
·通信协议转换原理 | 第57-58页 |
·通信模块协议转换应用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GSDML设备描述文件编写 | 第59-61页 |
第5章 通信模块测试 | 第61-67页 |
·测试平台与测试网络 | 第61-62页 |
·测试方法与步骤 | 第62-63页 |
·测试结果与结论 | 第63-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1.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7页 |
2.课题下一阶段的研发工作 | 第67-68页 |
3.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75页 |
附录C 部分GSDML文件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