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转旋翼飞行器飞行可视化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倾转旋翼飞行器概述 | 第12-16页 |
| ·倾转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历史 | 第13-15页 |
| ·倾转旋翼飞行器飞控系统介绍 | 第15-16页 |
| ·飞行仿真 | 第16-17页 |
| ·飞行仿真技术发展简介 | 第16-17页 |
| ·飞行仿真器的实际应用与意义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21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概述 | 第18-19页 |
|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9-20页 |
| ·本文纲要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飞行仿真系统基本构成 | 第21-28页 |
| ·飞行仿真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 ·视景系统 | 第22-27页 |
| ·FlightGear 简介 | 第22-23页 |
| ·FlightGear 二次开发 | 第23-26页 |
| ·配置FlightGear | 第26-27页 |
| ·基于RTW 的动力学引擎生成 | 第27页 |
| ·RTW 配置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倾转旋翼飞行器动力学建模 | 第28-41页 |
| ·坐标轴系统 | 第28-30页 |
| ·地轴系 | 第28页 |
| ·体轴系 | 第28页 |
| ·风轴系 | 第28-29页 |
| ·短舱轴系 | 第29页 |
| ·非旋转桨毂轴系 | 第29页 |
| ·旋转桨毂轴系 | 第29页 |
| ·主桨叶轴系 | 第29-30页 |
| ·不考虑倾转桨影响下飞行器动力力学模型 | 第30-37页 |
| ·升力 | 第30-31页 |
| ·阻力 | 第31-32页 |
| ·侧力 | 第32-33页 |
| ·俯仰力矩 | 第33-34页 |
| ·滚转力矩 | 第34-35页 |
| ·偏航力矩 | 第35-37页 |
| ·倾转桨动力学模型 | 第37-38页 |
| ·推力 | 第37-38页 |
| ·力矩 | 第38页 |
| ·倾转桨发动机对飞行器气动参数的影响 | 第38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38-40页 |
| ·配平方法 | 第38页 |
| ·直升机模态机翼失速飞行 | 第38-39页 |
| ·直升机模态定直飞行 | 第39页 |
| ·飞机模态 | 第39-40页 |
| ·过渡模态 | 第40页 |
| ·本章总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运动特性分析与飞控设计 | 第41-46页 |
| ·运动特性分析 | 第41-43页 |
| ·直升机模态运动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 ·飞机模态 | 第42-43页 |
|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 第43-45页 |
| ·直升机模态 | 第44页 |
| ·飞机模态 | 第44-45页 |
| ·操纵系统设计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模型设计与可视化再现验证 | 第46-54页 |
| ·样例倾转旋翼飞行器三维模型设计 | 第46-49页 |
| ·三维模型 | 第46页 |
| ·可动部件定义 | 第46-49页 |
| ·协议设计 | 第49-52页 |
| ·生成动力学引擎 | 第52-53页 |
| ·Simulink 中的动力学模型 | 第52-53页 |
| ·通信模块 | 第53页 |
| ·可视化仿真验证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 ·本文工作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 附录A 倾转旋翼概念机基本参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