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 第10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与意义 | 第10-11页 |
·兰花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国内外兰花组培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兰花组织培养的优点 | 第12-13页 |
·培养基对组织培养的调控 | 第13-14页 |
·糖含量 | 第13页 |
·植物激素 | 第13-14页 |
·褐变现象 | 第14-15页 |
·大花蕙兰概况 | 第15-17页 |
·大花蕙兰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大花蕙兰的组培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3页 |
·大花蕙兰微繁条件的研究 | 第18-21页 |
·材料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1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培养 | 第18-19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培养 | 第19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培养 | 第19-20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生根培养 | 第20页 |
·原球茎诱导率、增殖率、芽萌发率、生根率的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组培褐变的控制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3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消毒 | 第21-22页 |
·不同类型外植体褐变的差异 | 第22页 |
·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褐变的影响 | 第22页 |
·不同附加成分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22页 |
·外植体的不同预处理方法 | 第22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褐变指数、分化率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培养条件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大花蕙兰微繁条件的研究 | 第23-33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培养 | 第23-25页 |
·无机盐浓度对原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23-24页 |
·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影响 | 第24-25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培养 | 第25-27页 |
·无机盐浓度对大花蕙兰增殖影响 | 第25页 |
·蔗糖浓度对大花蕙兰增殖影响 | 第25-26页 |
·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第26-27页 |
·培养方式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第27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培养 | 第27-30页 |
·无机盐浓度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影响 | 第27-28页 |
·蔗糖浓度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的影响 | 第28-29页 |
·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影响 | 第29-30页 |
·培养方式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芽萌发的影响 | 第30页 |
·大花蕙兰生根培养 | 第30-33页 |
·无机盐浓度对大花蕙兰生根的影响 | 第30-31页 |
·蔗糖浓度对大花蕙兰生根的影响 | 第31页 |
·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生根的影响 | 第31-32页 |
·培养方式对大花蕙兰生根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组培褐变的控制 | 第33-39页 |
·不同外植体对褐变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褐变的影响 | 第34-35页 |
·抗氧化剂和酚类物质吸附剂对大花蕙兰褐变的影响 | 第35-37页 |
·培养材料的不同预处理对大花蕙兰褐变的影响 | 第37-39页 |
4 结论和讨论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大花蕙兰微繁条件的研究 | 第39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组培褐变的控制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大花蕙兰微繁条件的研究 | 第40-41页 |
·植物激素 | 第40页 |
·无机盐浓度 | 第40页 |
·糖含量 | 第40-41页 |
·培养方式 | 第41页 |
·大花蕙兰外植体组培褐变的控制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图版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