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振动下人体动力特性和舒适度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环境振动的影响 | 第11-14页 |
|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第11-13页 |
| ·环境振动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 | 第13-14页 |
| ·环境振动影响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 | 第14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国内外对环境振动问题的研究 | 第14-17页 |
| ·人体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17-19页 |
| ·人体舒适度评价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人与结构耦合振动研究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5页 |
| 第2章 人体动力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25-37页 |
| ·试验目的 | 第25-2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6-31页 |
|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26-28页 |
| ·受试人员的选取及测试姿势 | 第28-29页 |
| ·测点布置方法 | 第29-31页 |
| ·试验工况及试验过程 | 第31-33页 |
| ·振动激励信号的选取 | 第31-32页 |
| ·试验过程 | 第32页 |
| ·试验数据的采集 | 第32-33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不同姿势下人体频率分布图 | 第33-34页 |
| ·人体动力响应特性的研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人体动力模型研究 | 第37-59页 |
| ·人体动力学建模的若干问题 | 第37-40页 |
| ·人体振动模型建立的方法 | 第37-38页 |
| ·现有标准提供的人体振动模型 | 第38-40页 |
| ·人体振动模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 | 第40-45页 |
| ·人体频响函数测量原理 | 第40-41页 |
| ·人体动力学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 | 第41-45页 |
| ·立姿人体水平振动模型的研究 | 第45-49页 |
| ·立姿水平振动模型 | 第45-46页 |
| ·参数识别与验证 | 第46-49页 |
| ·坐姿人体水平振动模型的研究 | 第49-53页 |
| ·坐姿水平振动模型 | 第49-51页 |
| ·参数识别与验证 | 第51-53页 |
| ·卧姿人体水平振动模型的研究 | 第53-58页 |
| ·卧姿水平振动模型 | 第54-55页 |
| ·参数识别与验证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人体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 第59-75页 |
| ·现有的舒适度评价方法 | 第59-67页 |
| ·ISO2631 评价法 | 第59-64页 |
| ·我国振动对人体影响的评价和控制标准 | 第64-65页 |
| ·其他振动舒适度评价法 | 第65-67页 |
| ·人体振动舒适度综合评价方法 | 第67-71页 |
| ·振动舒适度综合评价法评述 | 第67-68页 |
| ·人体振动舒适度综合评价法理论 | 第68-71页 |
| ·土木工程领域振动舒适度问题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