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梯间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32页
   ·引言第10-11页
   ·本课题的相关背景分析第11-14页
     ·我国地震震害概况第11页
     ·建筑楼梯间震害分析第11-14页
   ·楼梯研究现状第14-30页
     ·楼梯概述第14-15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5-18页
     ·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现状第18-22页
     ·钢筋混凝土楼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9页
     ·当前楼梯设计和研究的不足第29-30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2章 试验概况第32-48页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32-39页
     ·试件设计第32-38页
     ·试件制作第38-39页
   ·试验加载装置第39-41页
   ·试验加载制度第41-43页
     ·试验竖向荷载的确定第41-42页
     ·预加载第42-43页
     ·正式加载规则第43页
   ·试验量测内容和方法第43-46页
   ·材料性能试验第46-47页
     ·钢筋力学性能第46页
     ·混凝土强度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试验结果第48-88页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48-65页
     ·试件 ST-1第48-55页
     ·试件 ST-2第55-61页
     ·两试件破坏机理及形态对比第61-65页
   ·水平荷载实测值第65页
   ·水平位移实测值第65页
   ·实测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第65-69页
     ·水平荷载与加载点位移间的关系曲线第66页
     ·水平荷载与梯板轴向应变间的关系曲线第66-68页
     ·水平荷载与滑动支座滑动位移间的关系曲线第68-69页
   ·构件塑性区转角量测结果及其滞回曲线第69-71页
     ·梯柱塑性区转角量测结果及其滞回曲线第69-70页
     ·框架梁塑性区转角量测结果及其滞回曲线第70页
     ·框架柱塑性区转角量测结果及其滞回曲线第70-71页
   ·钢筋应变量测结果及钢筋应变滞回曲线第71-86页
     ·梯梁钢筋量测结果及钢筋应变滞回曲线第72-75页
     ·梯柱钢筋量测结果及钢筋应变滞回曲线第75-76页
     ·梯板钢筋量测结果及钢筋应变滞回曲线第76-85页
     ·框架柱钢筋量测结果及钢筋应变滞回曲线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与对比第88-110页
   ·试件滞回性能及破坏过程分析第88-89页
   ·试件承载力分析与对比第89-90页
   ·楼梯间变形性能及受力分析与对比第90-93页
     ·楼梯间水平位移及位移角第90-91页
     ·设滑动支座楼梯间的滑动位移分析第91-93页
   ·滞回耗能分析第93-97页
   ·刚度退化分析第97-98页
   ·强度退化分析第98-100页
   ·楼梯各构件变形和受力性能分析与对比第100-105页
     ·梯梁第100-101页
     ·梯柱第101-102页
     ·梯板第102-105页
     ·平台板第105页
   ·楼梯对楼梯间框架梁、柱的影响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5章 普通框架楼梯间有限元分析第110-120页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简介第110-111页
     ·有限元法简介第110页
     ·ABAQUS 简介第110-111页
   ·材料及其本构第111-112页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111页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111-11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间有限元模型第112-115页
     ·普通框架楼梯间有限元建模第112-114页
     ·模型的计算参数第114-115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验证第115-118页
     ·破坏特征对比第115-117页
     ·骨架曲线对比第117-118页
     ·承载力分析比较第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6章 框架结构楼梯间设计建议第120-122页
   ·考虑楼梯的普通框架楼梯间设计建议第120-121页
   ·设置滑动支座的框架结构楼梯间在考虑地震作用时的设计建议第121-122页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悬吊环式土—结构动态接触试验系统研发
下一篇:环境振动下人体动力特性和舒适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