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犯罪中的危险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 | 第12-16页 |
一、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3页 |
二、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界定 | 第16-23页 |
一、危险犯的概念 | 第16-18页 |
二、危险犯的特征 | 第18-20页 |
三、危险犯的属性 | 第20-21页 |
四、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增设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23-34页 |
第一节 设立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一、环境污染犯罪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 第25-27页 |
二、环境价值取向变迁的客观需要 | 第27-29页 |
三、刑法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设立的可行性 | 第30-34页 |
一、有国内立法的基础 | 第31-32页 |
二、有国外立法经验的借鉴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增设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障碍及立法建议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增设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障碍 | 第34-39页 |
一、从理论角度——不利于实现刑法的谦抑 | 第34-35页 |
二、从立法实践——难以具体设置 | 第35-38页 |
三、从司法实践——难以正确认定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的立法构想 | 第39-45页 |
一、明确环境污染犯罪的客体 | 第39-41页 |
二、增加危险犯的罪名 | 第41-42页 |
三、完善处罚方式 | 第42-43页 |
四、设置免责事由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