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概要 | 第16-22页 |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17页 |
·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 | 第16页 |
·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时期 | 第16-17页 |
·平衡计分卡推广运用时期 | 第17页 |
·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分析 | 第17-20页 |
·财务指标 | 第18-19页 |
·客户指标 | 第19页 |
·内部业务流程指标 | 第19页 |
·学习与成长指标 | 第19-20页 |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功能 | 第20-22页 |
·绩效评价功能 | 第20页 |
·战略管理功能 | 第20-21页 |
·沟通工具功能 | 第21-22页 |
第3章 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29页 |
·防城港海事局简介 | 第22-23页 |
·防城港海事局概况 | 第22页 |
·防城港海事局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 | 第23-24页 |
·考核内容与标准 | 第23-24页 |
·考核方法与程序 | 第24页 |
·考核结果的使用情况 | 第24页 |
·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的问题 | 第24-27页 |
·绩效考核方法过于简单 | 第24-25页 |
·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 第25-26页 |
·绩效考核程序流于形式 | 第26页 |
·考核沟通和反馈机制缺失 | 第26页 |
·考核结果使用不够充分 | 第26-27页 |
·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的成因 | 第27-29页 |
·考核内容与工作实际匹配性不强 | 第27页 |
·考核指标与考核内容的衔接性不够 | 第27-28页 |
·执法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缺失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和国内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经验借鉴 | 第29-33页 |
·国外绩效考核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夏洛特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实践 | 第29页 |
·夏洛特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效益 | 第29-30页 |
·夏洛特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启示 | 第30页 |
·国内其他单位绩效考核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经验借鉴 | 第30-33页 |
·青岛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实践 | 第30-31页 |
·青岛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效益 | 第31-32页 |
·青岛市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启示 | 第32-33页 |
第5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33-43页 |
·平衡计分卡在防城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绩效考核中的适用性 | 第33-34页 |
·平衡计分卡与执法人员绩效考核价值取向一致 | 第33页 |
·平衡计分卡与执法人员绩效考核理念一致 | 第33页 |
·平衡计分卡与执法人员绩效考核方法一致 | 第33-34页 |
·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4-35页 |
·考核指标与目标相结合 | 第34页 |
·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 第34页 |
·客观可行与目标明确兼备 | 第34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34-35页 |
·执法人员绩效平衡计分卡的设计 | 第35-37页 |
·执法成效维度 | 第35页 |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 第35-36页 |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36页 |
·财务维度 | 第36-37页 |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8页 |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39页 |
·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 | 第39-41页 |
·确定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 第39-40页 |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绩效考核的保障措施 | 第41-43页 |
·组织和制度保障 | 第41-42页 |
·管理方式保障 | 第42页 |
·组织文化保障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