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村民选举权利概述 | 第12-18页 |
(一) 村民选举权利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村民选举权利的主体 | 第13-14页 |
(三) 村民选举权利的内容 | 第14-16页 |
1. 资格确认权 | 第14页 |
2. 提名权 | 第14页 |
3. 投票权 | 第14-15页 |
4. 对有关选举信息的知情权 | 第15页 |
5. 对选举活动的监督权 | 第15页 |
6. 选举救济权 | 第15-16页 |
(四) 村民选举权利的性质 | 第16-18页 |
1. 法定性 | 第16页 |
2. 准政治性 | 第16页 |
3. 自治性 | 第16-17页 |
4. 经济性 | 第17-18页 |
二、我国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M镇第七届村委会选举为例 | 第18-25页 |
(一)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不足,选举权利保护 #12意识不足 | 第21-22页 |
(二) 贿选 | 第22-23页 |
(三) 镇政府对村民选举的干预 | 第23页 |
(四) 选举工作具体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现象 | 第23-25页 |
三、侵害村民选举权利造成的危害结果 | 第25-27页 |
(一) 造成选举整体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第25页 |
(二) 侵害村民的利益,挫败村民参与村民选举的积极性 | 第25-26页 |
(三) 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第26-27页 |
四、村民选举权利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一) 村民选举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7-31页 |
1. 专门的村委会选举立法不完善,没有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 | 第27-30页 |
2. 刑事立法缺乏对村民选举权利的保护 | 第30页 |
3. 我国民诉法中的“选民资格案件”并不包括村委会选举 | 第30-31页 |
(二) 利益诱导 | 第31-33页 |
1. 乡镇干部利益动机 | 第31页 |
2. 村干部利益动机 | 第31-32页 |
3. 村民利益动机 | 第32-33页 |
五、我国村民选举权利救济现状 | 第33-38页 |
(一) 内部救济存在局限性 | 第33-34页 |
(二) 外部救济效果不理想 | 第34-38页 |
1. 行政救济效果不理想 | 第34-36页 |
2. 司法救济的缺失 | 第36-38页 |
六、完善村民选举权利救济的建议 | 第38-46页 |
(一) 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 | 第38-39页 |
(二) 建立健全司法救济途径 | 第39-42页 |
1. 民事诉讼救济 | 第39-40页 |
2. 行政诉讼救济 | 第40-42页 |
(三) 完善行政救济 | 第42-44页 |
(四) 完善党政机关救济 | 第44-45页 |
(五) 完善权力机关救济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