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计算机配色系统概述 | 第7-10页 |
| ·计算机配色 | 第7-9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0-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专色配色理论研究 | 第13-22页 |
| ·色度学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光与色彩 | 第13页 |
| ·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 | 第13-14页 |
| ·同色异谱现象 | 第14页 |
| ·物体的光谱特性 | 第14-15页 |
| ·颜色色差 | 第15-17页 |
| ·颜色混合理论 | 第17-20页 |
| ·加法混色 | 第17-18页 |
| ·减法混色 | 第18-20页 |
| ·专色油墨特性与其呈色机理 | 第20-22页 |
| ·专色印刷与专色油墨 | 第20页 |
| ·专色油墨的呈色机理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Kubelka-Munk 理论配色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 ·色料呈色机理 | 第22-24页 |
| ·减色原理 | 第22页 |
| ·色料混合理论 | 第22-24页 |
| ·配色模型理论选择 | 第24-32页 |
| ·Kubelka-Munk 定律 | 第24-28页 |
| ·新双常数Kubelka-Munk 理论 | 第28-29页 |
| ·测量反射率的校正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建立计算机专色配色数学模型 | 第32-44页 |
| ·配色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 ·三刺激值配色法 | 第32页 |
| ·光谱配色法 | 第32-33页 |
| ·配色数学模型的推导 | 第33-42页 |
| ·单常数Kubelka-Munk 理论三刺激值配色模型 | 第34-36页 |
| ·新双常数Kubelka-Munk 理论三刺激值配色模型 | 第36-41页 |
| ·两种配色模型的比较 | 第41-42页 |
| ·配色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配色模型精度验证 | 第44-54页 |
| ·实验的设计 | 第44-52页 |
| ·实验数据的采集 | 第44页 |
| ·实验的实施 | 第44-45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45-52页 |
| ·配色模型的应用 | 第52页 |
| ·实验误差的分析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1:测量数据 | 第60-62页 |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