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人脸识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人脸识别的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11-13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人脸识别系统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人脸识别技术概述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人脸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统计的人脸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知识建模的人脸检测方法 | 第20页 |
·各种彩色空间的概述 | 第20-24页 |
·颜色空间选择 | 第21页 |
·RGB 色彩空间 | 第21-22页 |
·HIS 色彩空间 | 第22页 |
·YIQ 色彩空间 | 第22-23页 |
·YUV 色彩空间 | 第23页 |
·YCbCr 色彩空间 | 第23-24页 |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识别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姿态变化 | 第24页 |
·光照因素 | 第24-25页 |
·人脸识别技术评测指标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图像预处理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页 |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图像的获取 | 第27-29页 |
·动态视频图像预处理 | 第29-30页 |
·静态图像预处理 | 第30-31页 |
·图像几何校正 | 第30页 |
·图像掩模 | 第30-31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31页 |
·像素灰度值归一化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图像检测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页 |
·人脸图像筛选思路 | 第32-37页 |
·人脸检测 | 第32-34页 |
·人眼检测 | 第34-35页 |
·图像筛选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人脸特征提取技术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常用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 第38-39页 |
·基于模板的特征提取方法 | 第38页 |
·基于代数方法的特征提取方法 | 第38-39页 |
·基于弹性匹配法的特征提取方法 | 第39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 | 第39-40页 |
·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 | 第40页 |
·改进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 第40-44页 |
·加权分块(2D)2PCA 方法的提出 | 第40-41页 |
·算法原理 | 第41-42页 |
·特征提取 | 第42页 |
·基于 MW(2D)2PCA 的局部特征提取和融合 | 第42-44页 |
·算法实现步骤 | 第4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 | 第46-50页 |
·引言 | 第46页 |
·系统设计流程图 | 第46页 |
·系统软硬件设置以及相关技术说明 | 第46-47页 |
·实验程序运行界面 | 第47-49页 |
·非约束环境下图像获取模块 | 第47页 |
·透视展开模块 | 第47-48页 |
·快球捕获模块 | 第48-49页 |
·人脸检测模块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总结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