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全光逻辑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全光逻辑门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全光逻辑门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全光逻辑门的实现方案和发展前景 | 第12-16页 |
·全光逻辑门的实现方案 | 第12-16页 |
·全光逻辑门的发展前景 | 第16页 |
·本文的工作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及非线性效应 | 第18-31页 |
·非线性光纤及其相关特性 | 第18-21页 |
·光纤的基本特性 | 第18-20页 |
·光纤的非线性特性 | 第20-21页 |
·高非线性光纤 | 第21页 |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 第21-26页 |
·麦克斯韦方程 | 第22-23页 |
·波动方程 | 第23-24页 |
·数值方法 | 第24-26页 |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 第26-30页 |
·自相位调制(SPM) | 第26-27页 |
·交叉相位调制(XPM) | 第27-28页 |
·偏振效应 | 第28-29页 |
·四波混频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光纤偏振旋转效应的全光逻辑门 | 第31-46页 |
·光纤非线性双折射现象 | 第31-32页 |
·光克尔开关 | 第32-36页 |
·光克尔开光的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光克尔开光的仿真验证 | 第34-36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实现与仿真研究 | 第36-40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实验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仿真验证 | 第38-40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性能分析 | 第40-45页 |
·泵浦光功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光纤长度的影响 | 第41-44页 |
·系统参数优化总结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光纤中XPM效应的可重构全光逻辑门 | 第46-61页 |
·可重构逻辑门的实验设计方案 | 第46-48页 |
·可重构逻辑门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 第48-52页 |
·可重构逻辑门的仿真验证 | 第52-57页 |
·全光逻辑“与”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5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全光逻辑“或”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全光逻辑“异或”门的改进方案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缩写词索引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