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绪论 | 第10-25页 |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核心概念 | 第12-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创新点 | 第24-25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25-46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研究样本 | 第26-27页 |
·施测过程 | 第27-28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7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研究数据与分析 | 第28-37页 |
·女大学生生活压力总体水平 | 第28-33页 |
·女大学生生活压力在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差异 | 第33-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女大学生生活压力总体水平分析 | 第38-42页 |
·女大学生生活压力在不同背景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46页 |
三、加强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学校教育方面 | 第46-48页 |
·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心理防御体系 | 第46-47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积极正向的心理氛围 | 第47页 |
·重视女大学生的新生适应问题 | 第47页 |
·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减轻学习压力 | 第47-48页 |
·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 第48页 |
·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 第48-51页 |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 第48-49页 |
·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控制 | 第49页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 第49-51页 |
四、结束语 | 第51-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研究不足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录A 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 | 第58-61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