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环境论文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研究的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研究的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趋势第11页
     ·分析和评价第11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1-1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的思路第12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生态文明:环境伦理与环境法转向的背景第14-25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第14-16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第14-15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第15-16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代生态价值第16页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第16-20页
     ·时代呼唤生态文明第16-19页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基本特性第19-20页
   ·生态文明对环境伦理与环境法转向的要求第20-25页
     ·环境伦理生态化转向的要求与趋势第20-22页
     ·环境法生态化转向的要求第22-25页
第三章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辩证关系第25-34页
   ·环境伦理催生和推动环境法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第25-28页
     ·环境伦理催生环境立法第25-26页
     ·环境伦理改变环境立法的目的第26-27页
     ·环境伦理促使法哲学思想发生变化第27-28页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相互作用第28-34页
     ·环境伦理是完善环境法的保障第28-32页
     ·环境法使环境伦理不断丰富和完善第32-34页
第四章 环境伦理的生态化转向第34-40页
   ·生态文明环境法对环境伦理转向的倚重第34-36页
     ·文明转型与哲学价值观转向第34-35页
     ·生态文明环境法更加倚重环境伦理的转向第35-36页
   ·环境伦理的生态化转向第36-39页
     ·从“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第36-38页
     ·从“内在价值”转向“价值同根”第38-39页
   ·环境伦理生态化的启示第39-40页
第五章 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型第40-51页
   ·环境立法目的的转向第40-44页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第40-41页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41-42页
     ·实现正义与公平第42-44页
   ·环境法目标的转向第44-46页
     ·从保护环境向保护生态系统转向第44-45页
     ·从保护静态生态系统向促进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转向第45页
     ·从局域生态保护向全球生态系统保护转向第45-46页
   ·环境法的工具合理性转向第46-51页
     ·协调发展第47页
     ·预防为主第47-48页
     ·合理开发第48-49页
     ·受益者负担第49页
     ·公众参与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建筑业产出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矿山项目管理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