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4页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关系第14-27页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内涵、沿革及其本质第14-18页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第14-15页
  二、 素质教育的沿革第15-16页
  三、 素质教育的本质第16-17页
  四、 对素质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第17-18页
 第二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沿革及其本质第18-20页
  一、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第18页
  二、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沿革第18-20页
  三、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本质第20页
 第三节 素质教育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之间的关系第20-27页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包括法律素质第21-23页
  二、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升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第23-24页
  三、 法律素质的提高对于其它素质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第24-25页
  四、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予以统筹第25-27页
第二章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7-38页
 第一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建设第27-28页
  一、 组织建设的基本现状第27-28页
  二、 组织建设的存在问题第28页
 第二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第28-30页
  一、 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第28-29页
  二、 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第29-30页
 第三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课程设置第30-34页
  一、 课程设置的基本现状第30-31页
  二、 主干课程情况综述第31-33页
  三、 法制渗透教育情况综述第33页
  四、 专题和课外活动情况综述第33-34页
  五、 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第34页
 第四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评价体系第34-38页
  一、 评价体系的基本现状第35-36页
  二、 评价体系的存在问题第36-38页
第三章 美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经验借鉴第38-45页
 第一节 历史沿革第38页
 第二节 现状综述第38-40页
  一、 教育目标上强调概念第38-39页
  二、 教育内容上强调互动第39页
  三、 教育方法上强调顺序第39页
  四、 评价方式上强调真实第39-40页
  五、 师资培训上强调统筹第40页
 第三节 启示借鉴第40-45页
  一、 形成学生的法律信仰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第40-41页
  二、 将学生法律思考力与维护法律权威相结合第41-42页
  三、 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学生法律行动空间第42页
  四、 增强教师法律素养,提高法律教学能力第42-43页
  五、 加强学校与专业法律机构的合作第43页
  六、 统一课程引领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第43-45页
第四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对策建议第45-51页
 第一节 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5页
  一、 加强统筹领导第45页
  二、 制定工作规划第45页
  三、 实施评价监控第45页
  四、 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第45页
 第二节 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5-46页
  一、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事前预防作用第45-46页
  二、 加强教师培训中的专业性指导和人员覆盖面第46页
  三、发挥家长、高校法律专业学生和教师、社会团体的热情和资源优势,共同参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第46页
 第三节 学科渗透的对策建议第46-48页
  一、进一步引导教师有意识的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法制教育渗透第46-47页
  二、 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提供基础条件第47页
  三、在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过程中必须把握“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有机渗透、自然内化”的原则。第47-48页
 第四节 专题活动的对策建议第48-50页
  一、以外部监督评价的力量保障学校法制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提高法制教育的落实程度。第48页
  二、加强对班主任等法制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组织者的培训,推进专业法制人员在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中的介入程度。第48页
  三、加强对法制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设计第48-50页
 第五节 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第50-51页
  一、 对学生法律知识点的考核第50页
  二、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法制教育工作评估第50-51页
附件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研究
下一篇: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析--以原因自由行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