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集体协商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8-14页 |
第一节 集体协商制度的内涵 | 第8-10页 |
一、 集体协商的定义 | 第8-9页 |
二、 集体协商的本质 | 第9-10页 |
第二节 集体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集体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 | 第11-12页 |
一、 团结权 | 第11页 |
二、 集体谈判权 | 第11-12页 |
三、 集体争议权 | 第12页 |
第四节 国际化背景下的集体协商制度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历史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现状 | 第15-17页 |
一、 各级工会及政府自上而下积极推动集体协商 | 第15-16页 |
二、 民间利益性劳资争议常发,以罢工倒逼集体协商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特点 | 第17-19页 |
一、 集体协商制度发展时间短,强调沟通与合作 | 第17页 |
二、 自上而下推进和自下而上倒逼的协商启动方式并存 | 第17-18页 |
三、 国家干预明显,属政府主导型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发展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一、 集体协商形式化 | 第22页 |
二、 集体合同质量不高 | 第22-23页 |
三、 集体合同执行力不强 | 第23页 |
第二节 我国集体协商制度问题的原因 | 第23-31页 |
一、 对集体协商制度认识不足 | 第23页 |
二、 集体协商制度立法存有不足 | 第23-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提高对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 | 第31页 |
第二节 完善集体协商立法加强集体协商制度操作性 | 第31-37页 |
一、 调整集体协商主体 | 第31-34页 |
二、 优化协商代表选派程序 | 第34页 |
三、 完善集体协商程序 | 第34页 |
四、 重置集体协议生效条件 | 第34-35页 |
五、 细化集体协商程序的罚则 | 第35页 |
六、 完善三方协商机制构架利益性争议仲裁机制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