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FTA的建立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中日韩FTA可行性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中日韩FTA路径选择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论文逻辑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6-18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 | 第16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种形态 | 第16-18页 |
|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18-20页 |
| ·自由贸易区概念 | 第18页 |
| ·自由贸易区进程 | 第18-19页 |
| ·自由贸易区效果 | 第19-20页 |
| ·中日韩FTA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 ·贸易结合度理论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建立中日韩FTA现状及其可能性分析 | 第23-44页 |
| ·中日韩FTA贸易现状 | 第23-29页 |
| ·建立中日韩FTA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7页 |
| ·中日贸易现状 | 第27页 |
| ·中韩贸易现状 | 第27-28页 |
| ·日韩贸易现状 | 第28-29页 |
| ·中日韩FTA体系下影响贸易的制约因素 | 第29-31页 |
| ·中日韩三国内部制约因素 | 第29-31页 |
| ·美国在中日韩FTA问题上的作用力 | 第31页 |
| ·中日贸易与中韩贸易结构分析 | 第31-38页 |
| ·中日贸易与贸易分析 | 第32-35页 |
| ·中韩贸易与贸易分析 | 第35-38页 |
| ·中日韩三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38-42页 |
| ·中日双边比较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 ·中韩双边比较优势分析 | 第39-40页 |
| ·日韩双边比较优势分析 | 第40-42页 |
|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第42-44页 |
| ·互补性分析 | 第42-43页 |
| ·竞争性分析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建立中日韩FTA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 ·加强中日韩三国交流,增进全方位互信 | 第44-45页 |
| ·促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及便利化 | 第45-46页 |
| ·快速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 第46页 |
| ·处理好三边共赢局面,加快国际化步伐 | 第46-47页 |
| ·增进地方交流,实现一点带面的地域优势带动全局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表1 | 第51-54页 |
| 附表2 | 第54-55页 |
| 致谢词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