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简称中英文对照表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1. 仪器、材料、药品 | 第9页 |
| ·主要仪器、材料 | 第9页 |
| ·操作用药 | 第9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9-11页 |
| ·病例收集 | 第9-10页 |
| ·诊断依据 | 第10页 |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 ·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 ·剔除、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观察指标 | 第11页 |
| ·受试者的纳入方式 | 第11页 |
| ·退出条件及步骤 | 第11页 |
| 3. 统计方法 | 第11-12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设计分组 | 第12页 |
| ·治疗经过 | 第12-13页 |
|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14-20页 |
| ·可比性分析 | 第14-15页 |
| ·结果 | 第15-20页 |
| ·安全性观察 | 第20页 |
| 6 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 7. 讨论 | 第21-28页 |
| ·中医对中浆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1-22页 |
| ·中医对中浆的治疗 | 第22页 |
| ·西医对中浆的认识 | 第22-28页 |
| ·西医对中浆的病因及易感因素的认识 | 第22-23页 |
| ·中浆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3-24页 |
| ·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 ·PDT治疗中浆的机制 | 第25-26页 |
| ·PDT治疗中浆的现状 | 第26-27页 |
| ·中浆治疗理念的变迁 | 第27-28页 |
| 8. 结论 | 第28页 |
| 9. 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 附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件一:综述 | 第37-46页 |
| 1.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37-38页 |
| 2. 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38-42页 |
| ·药物治疗 | 第38-40页 |
| ·激光光凝治疗 | 第40-42页 |
| ·视网膜光凝术 | 第40-41页 |
| ·经瞳孔温热疗法 | 第41页 |
| ·选择性网膜光凝术(Selective retina therapy,SRT) | 第41页 |
| ·ICGA引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第41-42页 |
| 3. 中医对中浆的认识 | 第42-44页 |
|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42-43页 |
| ·中医治疗 | 第43-44页 |
| 4.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