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旋流器分离性能及其优化设计软件的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概述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水力旋流器的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数学方法 | 第9-10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油水分离旋流器的理论分析 | 第13-27页 |
| ·旋流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 ·旋流器流场的基本特点 | 第15-18页 |
| ·旋转流动的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 ·自由涡 | 第16-17页 |
| ·强制涡 | 第17-18页 |
| ·组合涡 | 第18页 |
| ·两相流及两相流模型 | 第18-21页 |
| ·描述两相流的两种方法 | 第18-19页 |
| ·湍流两相流模型 | 第19-21页 |
| ·湍流模型 | 第21-27页 |
| ·标准k-ε模型 | 第22-23页 |
| ·RNG k-ε模型 | 第23-24页 |
| ·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RSM) | 第24-27页 |
| 3 油水分离旋流器现场试验研究 | 第27-41页 |
|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 ·试验装置和流程 | 第27-29页 |
| ·主要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27页 |
| ·试验流程 | 第27-29页 |
| ·试验方法和步骤 | 第29-30页 |
| ·旋流器组合形式 | 第29页 |
| ·试验步骤 | 第29-30页 |
| ·试验用旋流器 | 第30-31页 |
| ·试验参数描述 | 第31-33页 |
| ·处理量 | 第31页 |
| ·分流比 | 第31-32页 |
| ·压力降 | 第32-33页 |
| ·分离效率 | 第33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 ·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压力降和压降比的研究 | 第34-36页 |
| ·入口结构型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溢流口径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4 油水分离旋流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41-53页 |
| ·CFD程序介绍 | 第41-43页 |
| ·CFD程序内部构造 | 第41-42页 |
| ·典型分析过程 | 第42-43页 |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43-50页 |
|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 第43-45页 |
| ·湍流模型选择 | 第45-47页 |
| ·多相流模型选择 | 第47-50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立 | 第50-52页 |
| ·设定求解器参数 | 第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3-7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7页 |
| ·流体轨迹 | 第53-54页 |
| ·压力场的分布规律 | 第54-58页 |
| ·油相体积浓度分布 | 第58-59页 |
| ·速度场的分布规律 | 第59-65页 |
| ·分离性能 | 第65-67页 |
| ·试验验证 | 第67-68页 |
| ·流量—分离效率的关系对比 | 第67-68页 |
| ·分流比—分离效率的关系对比 | 第68页 |
| ·小结 | 第68-70页 |
| 6 旋流器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 | 第70-97页 |
| ·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 | 第70-74页 |
| ·系统实现方法 | 第70-72页 |
| ·参数化技术 | 第72-74页 |
| ·参数化程序模块的调用 | 第74页 |
| ·旋流器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库 | 第74-80页 |
| ·主参数分级 | 第75-79页 |
| ·检验指标 | 第79页 |
| ·建立旋流器模型库 | 第79-80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80-81页 |
| ·主要功能和开发原则 | 第80页 |
| ·程序总体流程 | 第80-81页 |
| ·程序的主要模块及设计 | 第81-90页 |
| ·CFD参数化分析模块 | 第82-84页 |
| ·VC调用模块 | 第84-86页 |
| ·用户界面模块 | 第86-90页 |
| ·应用实例 | 第90-96页 |
| ·实例一 | 第90-93页 |
| ·实例二 | 第93-96页 |
| ·小结 | 第96-97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97-99页 |
| ·结论 | 第97-98页 |
| ·建议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 附录A:部分源程序 | 第103-114页 |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