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毛细管液相色谱 | 第12-13页 |
·毛细管色谱柱 | 第13-17页 |
·填充柱 | 第13-15页 |
·整体柱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纤维素类手性毛细管色谱柱的制备及其用于对映体的分离 | 第18-28页 |
·前言 | 第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的制备 | 第19-20页 |
·毛细管的预处理 | 第20页 |
·手性微柱的制备 | 第20-21页 |
·自组装微流液相系统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手性固定相涂敷量的选择 | 第22-23页 |
·手性微柱色谱性能考察 | 第23-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Box-Behnken设计用于毛细管液相色谱法优化拆分α-氨基酸 | 第28-41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毛细管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柱的制备 | 第29-30页 |
·Box-Behnken设计 | 第30-31页 |
·自组装微流液相系统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建立BB设计模型方程 | 第32-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紫外光聚合法制备十八碳烯毛细管液相色谱整体柱 | 第41-53页 |
·前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毛细管预处理 | 第42-43页 |
·毛细管整体柱制备 | 第43页 |
·自组装微流液相系统的建立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整体柱结构的表征 | 第44-46页 |
·整体柱色谱性能考察 | 第46-49页 |
·柱子的稳定性及孔隙率的测定 | 第49-51页 |
·十八碳烯整体柱分离酸性物质及菊酯类农药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微波聚合法制备十八碳烯毛细管色谱整体柱 | 第53-62页 |
·前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3-54页 |
·毛细管液相整体柱的制备 | 第54页 |
·自组装微流液相色谱系统的建立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毛细管整体柱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55页 |
·整体柱的结构表征 | 第55-56页 |
·整体柱色谱性能考察 | 第56-58页 |
·柱的稳定性及孔隙率的测定 | 第58-60页 |
·十八碳烯整体柱用于含嘧啶环化合物的分离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