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外划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分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8页 |
·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资源概况 | 第20-22页 |
·自然资源 | 第20-21页 |
·矿产资源 | 第21-22页 |
·经济概况 | 第22-24页 |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 第24-28页 |
·土地资源类型特征 | 第24-25页 |
·耕地保护概况 | 第25-26页 |
·牧草地、林地保护概况 | 第26-28页 |
第3章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基本理论 | 第28-37页 |
·划区分级理论 | 第28-29页 |
·督察理论 | 第29-31页 |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理论 | 第31-37页 |
·督察类型区 | 第33页 |
·督察警戒级 | 第33-34页 |
·预警督察 | 第34-35页 |
·督察绩效 | 第35-37页 |
第4章 土地督察划区分级 | 第37-66页 |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体系 | 第37-38页 |
·构建原则 | 第37页 |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土地督察类型区划分 | 第38-45页 |
·土地督察类型区划分指标 | 第38-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分区结果 | 第44-45页 |
·土地督察警戒级评定 | 第45-66页 |
·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 | 第45-46页 |
·土地分级督察指标 | 第46-51页 |
·土地分级督察指标权重 | 第51-54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54-58页 |
·土地分级督察结果 | 第58-66页 |
第5章 土地督察预警 | 第66-78页 |
·相关概念定义 | 第66-67页 |
·预警过程 | 第67-68页 |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选择 | 第68-72页 |
·土地督察预警指标体系 | 第68-70页 |
·土地督察预警方法选择 | 第70-72页 |
·土地督察预警模型研究 | 第72-78页 |
·模型假设与说明 | 第72-73页 |
·模型建立 | 第73页 |
·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 第73-74页 |
·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检验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第6章 土地划区分级督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78-88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78-79页 |
·评价单元和评价周期的确定 | 第79-80页 |
·指标选取 | 第80-81页 |
·督察权行使绩效考核指标 | 第80-81页 |
·划区分级督察绩效评价指标 | 第81页 |
·督察权行使绩效分值的计算 | 第81-82页 |
·划区分级督察绩效考核分值计算 | 第82-87页 |
·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82-83页 |
·考核指标的量化 | 第83-86页 |
·绩效考核分值的计算 | 第86-87页 |
·考核办法 | 第87-88页 |
·横向考核 | 第87页 |
·纵向考核 | 第87-88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88-89页 |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页 |